心里肯定是忌惮的。
西北西南那边肃清了,那接下来肯定就是东北了。
高句丽也清楚自己和中原地区矛盾很大。
高句丽使臣会来,李世民料到了。
“阿爷,这是高句丽国王的书信。”李承乾把书信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抱着豆豆,不想腾出手来,“大郎你念吧!”
“是,阿爷!”
“大唐皇帝陛下圣鉴:
“遥闻陛下天威远震,西陲诸族,或服或灭,其势若雷霆万钧,令四海之内皆仰大唐之盛。”
“高句丽僻处海东,昔日隋乱之际,虽有龃龉,然时过境迁,今愿尽弃前嫌。自陛下登基,德被八荒,高句丽上下观之,心向皇风,绝无忤逆之意。往昔之事,如风吹云散,不足为念。”
“今特遣信使,敬表诚心。愿对大唐称臣纳贡,岁岁不绝。域内所产,若有陛下所需,皆愿奉送。只求陛下恩准,许高句丽以偏安,保境安民,与大唐永结和平之好。”
“吾等将谨遵大唐法令,约束臣民,绝无犯边之举。亦盼大唐商旅,可通于高句丽,使两地货殖相通,文化互鉴。”
“恭祝大唐皇帝陛下万岁千秋,大唐国运昌隆,福泽万世。”
旁边的萧然也是乐了,之前高句丽还是很嚣张的。
在隋文帝时期,高句丽平原王表面上对隋称臣,但暗地却广泛征兵,“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朝大军,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引起了隋朝的不满。
高句丽军队及靺鞨士兵共一万余人,主动进攻隋朝辽西地区,直接对隋朝边境安全构成了威胁。
隋炀帝时期三次出征更是损失惨重,甚至是导致了隋朝土崩瓦解。
如果没有三次出征高句丽损失惨重,浪费大量的国力,隋朝应该不会崩这样快。
李世民看向萧然,“后面高句丽有没有闹事,在大唐时期。”
“有,还不少。”具体的萧然记不住,掏出手机查了一下。
“有,贞观十六年,渊盖苏文杀死高句丽荣留王后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为“莫离支”摄政。这一行为引起了大唐的关注,大姨父认为其有不臣之心,对大唐在东北亚的统治秩序构成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