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引起了怀疑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1703 字 4个月前

正阳关作为一座千年古镇,保留了明清空间布局的许多古街区。尽管岁月更替,兵祸连连,几经摧残,然而至今仍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巷。

这些古街巷一般为前店后院,店面木板门,独具淮上风情。格门、花窗、四合院,青砖、黛瓦、马头墙式的明清古居随处可见。

而在正阳关的西北角,这座古建筑似鹤立鸡群,尽显它独特的魅力。

正阳关的西北角,在淠河入淮处的河边上,至今屹立着这个四周用青长条石砌成的大椭圆古建筑。

这座古建筑,它高约2丈,面积有400多平方米,这座古建筑,就是历史上曾闻名于淮河两岸的正阳关迎水寺。

迎水寺又名三官庙,供奉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

据有关资料记载,该寺始建于清光绪20年,即1894年,系当时的正阳关税务大关总办英钟山修建的。

这座建筑建成后,又经多人出资整修、重修、扩建,逐步使之成为正阳关一大名寺。

据记载原来上寺敬香拜佛要踏上37级石阶,由于被泥沙淤积,现在仅存10余级台阶了。

寺内前后有两层院子,前面大殿安放泥塑释迦牟尼如来一尊,佛像两旁有十八罗汉,罗汉后面两边各有娃娃山一座,在佛象旁边还有八大将军塑像。

后面大殿供奉三尊木胎镀金的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塑像。

大殿均雕梁画柱,庄严肃穆。庙四周砌着半人高花墙,院内环境幽静。

前殿门口迎面一副楹联,真实地记录了迎水寺优美怡人的环境,对联是“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

正因为有如此优美环境,每天游客香客络绎不绝。最热闹时当数迎水寺农历三月初三的庙会,届时周围四乡八集的人都来赶庙会,抱“娃娃”。

据说迎水寺不论上去多少香客,却从不显拥挤;还有一些船民为求得迎水寺三官老爷的保佑,凡船经过迎水寺都烧香燃、撒铜钱、放鞭炮。迎水寺就这样繁荣昌盛了整整60年①。

由于战乱,这座迎水寺也凋零衰败得厉害。日军占领正阳关,这里的僧人都弃寺逃亡去了。

因为这座迎水寺所处的特殊位置,樊登科暂时把旅部安在此寺的前殿里。

樊登科所引的大厅,实际上就是迎水寺的前大殿。

进了大殿,柳曼她们就看见迎面的墙上塑着两座高大的佛像:左边为释加牟尼像,右边为如来大佛像。

佛像的两边,均塑立着十八罗汉雕像。

大殿很宽敞。尽管塑立了这么多的佛像,但中间的空间仍很大。

樊登科在此设了一长方形沙盘,沙盘上尽插上表示各种武装力量的小旗。

柳曼一眼就看到了在沙盘的一个地方,插着的正是新四军独立团的小红旗。

也许是为了掩饰什么,樊登科引着柳曼等穿过前大殿一直往里走。

“柳小姐,请注意脚下。”樊登科在前面走,仍不时回过头来关照柳曼。

原来,从前大殿到后大殿有一段约三四米的走廊,由于光线不足,走廊上显得幽暗。

走完走廊,就有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里青砖铺地,还砌了好些个花池子,里面有青松,翠柏,还有一些花树,如啬薇,牡丹,芍药等等。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954年,迎水寺遭到了一场灭顶之灾,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冲垮了所有大殿,僧人们流落他乡,洪水又漂走了三尊三官像。水退后,整个寺庙被荡为平地。今仅存一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