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北线无战事(三)

联军步兵操典之三,最高指挥部参谋编纂,06年第二版。

应行人道主义。

这不是什么无来由的善良,而是一定程度释放善意可以让更多外来者加入领主的阵营当中。

对于外来势力,应采取收割态度,确保资源充足;对于外来人口,符合吸纳价值的人口应采取善意态度,尽全力将其转化为自身人口。

领主们需要每一种能够补充自身领地人口的手段,系统每个周期给领主们补充的人口完全不够用。

现在只需要一点点善意就能为自己领地补充人口,何乐而不为。

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至于人道主义对士兵可能的削弱。

决定士兵战斗能力下限的,是一名士兵能够受到多大程度的职业化训练,能够在战斗中保证自己意志不崩溃,装备的武器是否能适应当前战场环境。

仅此而已。

从来就没有代表正义就能胜利的‘真理’,从来就没有善良或是邪恶就必然会取胜的‘真理’。

但领主们需要维持不会死亡的士兵心理状态的稳定。

————————

莱茵市,一座前线要塞型都市,同样是作为前线的资源集散地而发展起来。

但与最高指挥部承建的空岛下方的要塞群相比,它更像是一座正常运转的城市,没有那么充足的作战武器的投入,也没有高耸的塔楼与遍地的混凝土工事。

中部要塞群主要为空中浮岛群提供安全保障,承担战役任务中重要的物资人员转运作用。

莱茵市则主要依靠附近的大量中小规模冲突与资源收集存在,提供一个十万人级别的市场,领主们则以这座城市为驻扎中心调动自己手下的营团级部队。

不过,它被称为莱茵市的主要原因...它是一座靠河的大型城市,那条穿越整个北线的河流被最初的抵达者命名为莱茵河,第一座沿河而建的城市自然而然被称为莱茵市。

这里没有什么要塞,这里也没有要塞化防御的需求,营帐与临时建筑物沿着中央城区与莱茵河像是菌落般自然向外散开。

大理石与花岗岩建成的白石建筑群在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流,占据了半个城市河岸的老式港口上满是工人,为内河而专门设计的平底运输船停靠又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