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攻蜀战吴——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谴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自称晋公。后加晋王。咸熙二年,薨。昭死数月,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承了父权,后早丧,次子司马昭便替补上台,顺袭了父兄的权位,进一步扩大司马家族在当时的统治局面,使天下政权进一步集中在手,同时也加快了代魏的进程。司马昭在多数后人眼中,也是一个文采武功一流的人物,尤其有一点是世人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他多年随父征战,练就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自三国期间到魏时伐蜀的漫长战役,中途盖世枭雄曹操也只是做到和蜀吴三足鼎立天下的地步,后魏文帝曹丕在位时多次攻打蜀国,又是陆战又是水战,使尽一切手段,最终还是兵败回朝,抑郁在胸不得舒展而英年早逝。到魏明帝的时候,蜀国疆域虽然被不断削减,可依然在华夏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这其中三代君主,其父司马懿都辅佑始终,也没能荡平蜀国,到了司马昭的时候,他成功率领大军一举灭掉了蜀国。

司马昭平蜀以后,面临如何治蜀的问题,因为蜀汉政权虽遭覆灭,但益州地主集团尚有相当的力量,而且此时蜀之南中、巴东等地还在继续抵抗,不肯降服。“是时罗宪以重兵据白帝,霍弋以强卒镇夜郎,蜀土险狭,山水峻隔,非步卒所涉,魏师之来,褰国大举,欲追则舟楫靡资,欲留则师老多虞。”作为政治家的司马昭,懂得如果单纯使用武力,采取军事压服手段,并不能迅速消灭蜀汉残余势力。因此他根据蜀中的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巩固他在巴蜀地区的统治,首先是缓和蜀地的社会矛盾,蜀中百姓在刘禅统治下,赋役负担极其沉重,当时全蜀“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可是“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样沉重的剥削,当然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司马昭平蜀伊始,就立刻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以苏民困,他还“劝募蜀人能内移者,给廪二年,复除二十岁”,用经济上的优待政策,鼓励益州士民迁徙到中原地区去。

为了争取益州地主集团的归附,司马昭对蜀主刘禅采取了安抚笼络政策,司马昭还设宴招待刘禅,又问他“颇思蜀否?”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此事诚然确实反映了刘禅昏庸驽下,忘掉了亡国之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不也表明了由于司马昭对刘禅的“归命之宠”,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到了较好的待遇,故刘禅才有“乐不思蜀”之谓。由于司马昭实施了正确的治蜀政策,蜀汉各地郡守纷纷归降,这样,益州地主集团就完全被司马昭争取过来了,由于他们的归附和全力支持,巴蜀地区以后成了西晋伐吴的基地。司马氏凭借天府之国的人力和物力终于灭掉了孙吴,由此可见,司马昭的治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司马昭继承父兄之业,更是力图刷新政治,发展经济,以统一天下,司马氏集团拔擢人才,也是任人唯贤,注重事功。如邓艾“家贫”,“为农民养犊”,“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但其很有才能,遂被司马懿父子破格选用,后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并率军一举灭蜀;羊祜有“经纬文武”之才,他看透了曹爽等人的腐败无能,故对曹爽的征辟推辞不就,司马昭执政后,礼贤下士,拜他为相国从事中郎,掌机要,不久迁为中领军,后来成为晋武帝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谋臣和大将;其余如石苞、杜预、张华、王浚、卫瓘等都有治国理民之才,而为司马氏所选拔,以后成为西晋王朝的开国功臣。

司马昭所做的,恰恰是“安内、攘外”并举,凝聚民心,帮助皇权维稳,消弭了内生性危机,“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招抚异族,使得外生性危机也不复存在,所以“海内得以休息”。司马昭杀曹髦后,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曹奂只是一个傀儡,此时的天下已经真正属于司马家族了。司马昭中风死后,司马家族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走到了台前,这就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司马炎继承王位,并逼曹奂下台,正式建立西晋,号晋武帝,成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洛阳,同时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