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楼氏需要针对赵氏的原因是赵武受到了韩厥太多太大的恩惠,导致赵武必须为韩氏实施复仇,并不是楼氏与赵氏有直接的仇恨。
当代没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那么夸张,可是受到他人极大的恩惠,恩人的家族遭到覆灭,自己不寻求报复的话,谁敢与之社交啊?
赵武刚死那一会,邯郸氏想要继承赵氏的名号,其实也等于释放将会继承赵氏恩恩怨怨的信号。
所以,楼令当时并不是在反对邯郸氏继承赵氏的名号,乃是当时的楼令立足未稳,不想增加邯郸氏这么一个实力不弱的敌人。
现在不一样了。
虽然邯郸氏不弱,但是楼氏更强。
时间也过去了几年,太多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邯郸氏或许会寻求使用赵氏这个名号,他们或许能够继承赵氏的招牌,只是无法继承赵氏的遗产了。
“邯郸氏有必要使用赵氏的名号吗?”楼小白对此存在疑问。
楼令笑着说道:“赵氏的名头还有用,起码可以让君上感到亲近。”
与晋国公室联姻的人是赵朔,他跟赵庄姬结合生下了赵武,年纪轻轻死亡的赵武未有子嗣,邯郸氏并没有晋国公室的血脉。
为什么赵氏这个名号会让晋君周产生亲近感?因为拿到赵氏名号的邯郸氏具有一定实力,所以具备让晋君周进行扶持的资格。
邯郸氏继承赵氏的名号,但是他们没有受过韩氏的恩惠,不需要为韩氏进行复仇。
继承了赵氏名号的邯郸氏却有对赵氏各封地主权的宣称资格,等于新的赵氏天然与抢夺原赵氏封地的家族存在矛盾。
当然了,一旦邯郸氏继承了赵氏这个名号,他们不会傻乎乎提出领土主权,问题在于也不会放弃领土主权,只会是一种暂时搁置的状态。
那样一来,邯郸氏同时与郤氏、荀氏对上。
不太好说郤氏或荀氏会不会马上采取什么行动,反正存在极大的间隙,间接也就让邯郸氏很难靠拢向郤氏或荀氏已经构建的联盟之中。
这样的邯郸氏,他们天然就是需要更加靠拢向一国之君,怎么会让晋君周没有期待感呢。
“父亲,赵武成为赵氏之主,不到三年时间收回了六七成丢失的封地。”楼小白说得事情是赵庄姬斡旋,晋景公点头应允,抢夺了赵氏的一众公族封君将抢来的城池和土地归还给赵氏的事情。
要不怎么说赵武某种程度上是天选之子呢?他在襁褓之中就得到晋景公和韩厥的共同守护,没有成年继承家主之位且让覆灭的赵氏得到复立,成为赵氏之主三年不到恢复了大半的封地主权。
那还只是楼令这个历史的赵武版本,原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更加夸张,近乎于是一辈子处在对内对外皆是躺赢的环境之中。
为什么说赵武躺赢?因为最难的事情已经先后被栾书、韩厥、智罃相续完成,连带与列国的相处也是由晋悼公在掌舵,担任卿大夫到成为中军将唯一主导的就是第二次“弭兵会盟”,此外的建树就是与老牌投降国郑国达成和解。
晋国可是一个军果主义国家,赵武掌权期间竟然是寻求与敌国的和解,这不是直接又明白的昭告晋国在武力上不行了嘛。
什么是军果主义国家啊?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是扩张再扩张,实在扩张不动了才会寻求和平。开始寻求和平的军果主义国家,不是不行了又是什么。
史书也给出了答案,赵武执政之后的晋国开始走下坡路,对外并无太大的作为,内部的兼并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楼令和楼小白都不知道原历史版本发生了什么,提起赵武就是一个很“远古”的人物,没有太过特别的感触。
要不是邯郸氏突然间活跃起来,讲实话就是他们早将赵氏搁置在记忆的角落了。
“父亲对邯郸氏争取卿位是什么态度?”楼小白问道。
楼令反问:“该是什么态度。”
“他们不争取卿位还能窝在‘邯郸’发展,一旦获得卿位便要落得族灭下场了。”楼小白给出这个答案。
这个结论倒是跟楼令的判断相符合。
抵达“新田”的邯郸氏众人,他们请求谒见晋君周没有得到同意,后面的几天除了一再对晋君周提出谒见请求之外,没有展开对几个卿位家族的公关。
某种程度来讲,邯郸氏那样做很对。
目前的晋君周缺乏有力支持者,尽管他手中没有太大的实权,可是掌握着“名”与“器”这种大杀器。
如果邯郸氏能够获得晋君周的全力庇护,便可以对卿位发起冲击了。
楼氏不会阻止邯郸氏获取卿位。
其他的卿位家族想将邯郸氏装盘子摆上餐桌,需要让邯郸氏成功获得卿位。
成功获得卿位之后的邯郸氏,他们不对郤氏和荀氏提出领土主权,短时间内可以维持一个相安无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