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侯见

”久仰久仰。“周密连忙还礼。

琴堂又对他行了一礼。”这位施主可是草窗先生?久闻先生大名,真是幸会。“

随后宾主落座。施茶僧又奉上香茗。周密问道:”不知妙高主持何在?“

琴堂做了个请的手势。”不忙,不忙。吃茶。“

周密等人只好捧起茶盏开始品尝。茶碗中汤色嫩绿莹亮,味道清香鲜淳,自是好茶。周密不由赞道:”果然是径山雨茗,名不虚传。“

琴堂边嗅茶香边说:”施主好眼力。此乃今年里坞新茶。今年天气暖和,茶树抽芽较早。若是往年施主此时到访,便吃不上新茶了。

径山雨茗出自径山四壁坞,里坞及凌霄峰。其中又以凌霄峰所产谷雨茗品质最佳。然凌霄峰山高偏寒,故而茶树最晚出芽。若施主再晚来数天,当可品尝这谷雨茗中的极品了。凌霄峰茶树叶小芽小,却也最嫩。谷雨前嫩采早摘,仅取初晨一芽一叶,采得一斤需十万芽叶。“

道一不由啊了一声,心想那一个人在高山上干一天能采到几两?

只听琴堂继续道:“采芽下树仅是第一步,运回寺来先需堆在竹席之上,竟日阴干露水,然后用小锅杀青,在堆回竹席,一边用蒲扇扇凉,一边轻手揉解,再经三次文火烘干,然后......\"

琴堂如数家珍般将径山茶的制法一一道来。

周密不由问道:”此烘茶之法可是径山不传之秘?“

琴堂微笑着摇了摇头:”此法径山周围人人皆知,然出了径山,再无好山好水好阳好雨,又怎能出得好茶?草窗先生可知,有东瀛僧人曾来径山学茶十余年,学得种茶,制茶,碾茶,点茶,分茶之法,又学习茶宴礼仪,东归时不但带了茶树种子,连全套制茶工具以及各式茶具也带了走。然而东瀛究竟能否种出好茶,还是须看造化。当年东瀛僧到径山时,贫僧还是个小沙弥......”

接着,琴堂便开始从头叙述东瀛高僧初入径山时学汉文,学喝茶,学摘茶等种种情形。道一开始听着觉得有趣,但琴堂口若悬河般讲了小半个时辰还停不下来,心里开始不耐烦起来。

谢翱在一旁终于忍不住了,有点大声地说:“妙高那老和尚到底在什么地方!”

”不忙不忙。“琴堂还是优雅地一摆手,”施主请吃茶......贫僧每日吃茶少则四五十碗,多过百余碗。吾师曾说,茶禅不可分,何谓和尚家风,饭后三碗茶也。施主可知,这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施主在寺中多喝一口茶便多一分功德,但若要真正体会茶禅一味,品茗时当有十无清净心。何谓十无?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这无垢第一,乃是说......”

于是,琴堂又开始传授品茶修禅之法,又是一说小半个时辰,边说边一碗又一碗茶往肚子里灌。最后连周密也忍不住了,说道:“请容我等下回再聆听大师教诲。此番我等实在来拜见妙高主持,有要事相商。不知何时能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