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艰难的决定

“帝王之道,本身就是孤寂的道,对于帝王而言会有合作者,会有对手,却鲜有朋友。”文昌帝君的脑海中莫名的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不是文昌帝君说的,而是长生道君对他说的。

当初在玉皇选择和长生道君做出切割,和神霄派针锋相对的时候,文昌帝君还因此去见了长生道君,希望对方不要介意。

而原本以为会因此大怒的长生道君并未如同文昌帝君所预料的一般,反而对方表现的十分淡然,仿佛对于发生的一切都在预计之中。

无需自己做出任何的劝解,相反在知道了自己坚定的要辅佐玉皇以后,那位道君还对此给自己了几分告诫,让文昌帝君哭笑不得。

不过当初是哭笑不得,觉得对方是无稽之谈,可是这么多年不断的相处下来,让文昌帝君突然明白了,对方说的没有错。

帝王之道,本身就是一条孤家寡人的道路,充满了孤独和寂寞。

玉皇不知道文昌帝君在自己离开后看着自己的背影会想起这么多的感慨,他只是知晓如今的局势刻不容缓,需要今早的做出决定。

毕竟当日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崆峒印,注定了自己的行动为各方所知晓。

哪怕现在各方都没有任何的异动,但是玉皇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各方所关注着,他们在等待着时机,一旦自己出手,各方都会所有反应。

所以他务必要更快,抓紧时间,不给对方准备太多的时间,要利用这个时间差,奠定优势,方能够有获胜的机会。

接下来,玉皇和自己麾下的诸多部堂阁老,关于如何选定人道争雄的战略问题,进行了数日的讨论。

他们对于各种情况都进行了模拟推演,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都做出了相对的后备计划,其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他们的战略准确顺利的推动下去。

这么多年来玉皇哪怕是被几位御尊所制衡,发展的不是很顺利,但是也的确收揽了不少的人才,除了本身大明神朝的臣子,还有一些来自于诸天界海的强者。

怎么说玉皇也是天庭之主,名义上神州世界的统治者,看似身处逆境,备受打压,却也有人愿意烧冷灶,在这个时候押注在玉皇的阵营。

对于一些强者来说,他们清楚那些宗门教派的作风,自己等这种带艺投师半路加入进来的强者,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即便是加入进去成就也是有限的,有无形的天花板在限制着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放在任何一方势力都是如此,甚至哪怕是一些强大的宗门教派内部,各方支脉之间为了地位和资源都斗争不休,自己亲自培养的弟子都不一定能够上位,更何况外来者。

所以不要看玉皇的形势不好,但是如同玉皇和其余几位御尊这般的势力,对于许多强者来说才是最合适的存在,是有机会上位的势力。

他们的加入让玉皇和紫微大帝这几位御尊的实力大增的同时,却也意味着需要顾及这些人的诉求。

正如庞弘他们自言说自己被底下的人所捆绑束缚,无法挣脱,只能够被裹挟着不断的扩张,无法驻足。

那么对于玉皇这几位御尊来说何尝不是同样的情况,那些人愿意在他们形势不好的时候加入进来,是雪中送炭的想法,是因为看到了玉皇他们的雄心,可以带着他们奔赴更好的未来,获得更多的资源机会。

到现在的玉皇他们已经不单单是因为自己的野心,他们也同样是在被这些强者所裹挟着继续向前走,向四面八方扩张,根本无法停止。

一旦他们停止下来,无法获得足够的利益资源,那么这些人也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他们,会让玉皇他们苦心构建的势力顷刻间倒塌。

当然,如果玉皇这几位御尊能够坚持不懈,不改初心,能够一直带着他们扩张,一直不断的获取胜利,这些人也是他们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手中最锋利的刀剑。

成于此,也困于此,这到底是利是弊,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清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玉皇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十分的谨慎,因为他也清楚自己不能输,至少不能够从最开始就犯下巨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