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东门家宅正对面的房顶之上。
古侠身着一袭黑衣,脸上覆着面罩,隐匿于房顶的角落。
他目光如霜,冷冷地凝视着大宅门前正在向路边穷苦百姓施舍热粥的东门战烈,抬手轻轻扶正了斗笠。
“近日长安大旱,若不是东门老爷大开仓门,救济苍生,我们一家四口,根本熬不过这个冬天。恩人呐,请受老夫一拜!”一位老者领到热粥后,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东门家门前,双手捧着热粥,便开始磕头。
“老人家,您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我怎能受您如此大礼!”此时的东门战烈正值而立之年,多年习武让他身形颇为壮硕,五大三粗的模样,眉眼间却透着敦厚,尽显豪迈之气。
“老夫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东门老爷,您就是我们的大恩人呐!”
“是啊是啊!”所有的难民都应声附和。
“不过是几碗热粥、几个馒头,实在不值一提,老人家,您千万别太放在心上。”东门战烈又拿出纸袋,包了几个馒头,轻轻放在老人怀里,“时运不济,您一定要照顾好两个孙儿。”
“多谢东门老爷,多谢东门老爷。”老人家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来之不易的粮食,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不过短短几炷香的工夫,几大桶热粥便被领完,上百个馒头也分发殆尽。
然而,还有许多难民未能领到饭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沮丧与绝望。
“富贵,再拿些米粮出来吧。”东门战烈站在台阶上,望着渐渐散去的难民,心中满是无奈。
“老爷,这剩下的米粮,恐怕只够咱们自己吃半月了。夫人还怀着孕,可不能断了营养啊!”富贵低头说道。
“唉……”东门战烈长叹一声,终究没有再坚持,转身走进宅院内,吩咐富贵关上了大门。
古侠目睹着这一幕,见东门战烈已经回到内宅,便从房顶一跃而下,朝着城东奔去。
此时的城东,长安知府顾家门前,正有一车又一车发臭的猪肉被倾倒在路边。
路边早已聚集了许多难民,尽管那些肉散发着阵阵恶臭,可这些难民还是如获至宝般冲上前去抢夺,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古侠赶到时,那些肉已经被争抢一空。有个孩子因体弱无力,没能抢到,正坐在原地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