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贫穷的地主婆

站在坡顶眺望,李漓看到了远处稀疏分布的农田:有的田地里种着小麦,麦穗低垂;有的则是片片蔬菜园,绿意盎然。然而,再往远处望去,则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丛生,空旷而萧条。此情此景让他不由得思索:如果没有那场残酷的战乱与劫掠,眼前这片土地该会是一番怎样的风貌?或许,这里曾是蓝天白云下,人畜安逸、乡村繁荣的美好家园,只因战火一过,便满目疮痍,生灵涂炭。

正当李漓沉浸在思绪之中时,赫利忽然指向不远处的一片茂密灌木丛,示意他向那边走去。随后,她走进草丛中,弯下腰开始仔细搜寻什么。李漓站在原地,看着她专注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好奇:赫利究竟在寻找些什么?难道是鲜美的蘑菇,还是能够充饥又能烹调出美味菜肴的新鲜野菜?那灌木丛在微风中摇曳,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也暗示着这个世界里尚存的自然馈赠。

晨光渐渐强烈,温暖的阳光穿透薄雾,将金色的光芒洒在山坡上,驱散了夜晚残留的寒意。李漓望着眼前这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心中虽有忧虑,却也不由得为这大自然的韵律所动容。

“先砍柴要紧。”李漓自语着,声音在广袤的草地上回荡。握紧手中那把略显钝重的柴刀,他开始依照自己的理解对着近旁的灌木和枯枝猛砍。不出半个时辰,原本空荡的箩筐里便装满了粗糙的干柴。虽然砍柴的动作依旧显得生疏,但对一个曾在二十一世纪阳光下奔跑成长的年轻人而言,这些体力劳动似乎也未曾完全陌生。

午间,赫利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取出一块早晨带出的干饼,熟练地掰成两半,将较大的一块递给李漓。李漓毫不推辞,接过后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干硬的饼在口中咀嚼得咯吱作响,但饥饿驱使下,他顾不得口感,三两口便吞下大半。吃完后,他拍了拍身上的面屑,找了一块温热的干石头躺下,闭上眼,借着微风与暖阳沉入了安稳的午睡。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已接近傍晚。西沉的夕阳将最后的余晖洒向大地,金色的光线透过稀薄的云层,在天地间绘就了一幅温柔而凄美的画卷。就在这时,赫利提着一篮装满野菜和蘑菇的篮子款款走来,篮中的食材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大地的慷慨馈赠。她的身旁,几只洁白的绵羊悠闲地踱步,偶尔发出“咩咩”的低鸣,仿佛也在享受这份宁静与温暖。

赫利轻轻踢了踢仍在沉睡中的李漓,李漓被唤醒,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笑容。赫利一手提篮,一手持着一根细长的木棍,轻巧地驱赶着羊群,确保它们不会迷失在辽阔的山野间。而李漓则背着已经装满柴火的箩筐,步伐依旧坚定有力,尽管肩上的重担让他略感吃力,但他依然默默跟随在赫利身后。一路上,两人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拉得长长的,仿佛在默默宣告,他们共同肩负着这片破碎世界的希望与未来。

走在回村的小路上,泥泞的路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黄的光泽,每一步都伴随着“扑哧扑哧”的泥水声。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香气和青草的芬芳,这混杂的气味让李漓在短暂的劳累之后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自然亲近感。他心中隐隐想到:在这片经历过风霜与战火的土地上,仍有着不屈的生命力与温情,正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去呵护。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回到了那间简陋的小屋。屋内光线昏暗,却因油灯的微弱光辉而透出几分温暖。赫利迅速取出些许干柴,小心翼翼地放进简陋的炉灶中,而李漓则拿起小木勺,帮着她搅拌那锅中稀薄的面粉糊。炉火逐渐旺盛起来,温暖的气息慢慢驱散了屋外寒冷与潮湿,整个屋子顿时充满了家的味道。

赫利低垂着眼帘,撩起散乱的黑发,神情专注而淡然;而李漓则站在一旁,目光时而落在赫利忙碌的背影上,时而投向炉火中跳跃的火苗。看着她那平静中透露着坚韧与淡定的神情,李漓不由得心生敬意,也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依靠。忽然,他轻声道:“没想到,地主家也会如此拮据。”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与调侃。赫利抬头微笑,用她那发音独特的希腊语,语气平和地回答:“生活从来不会因身份而优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与甜。”话音刚落,屋内那温暖的火光便似乎也在为这平凡而真挚的对话闪烁起更加柔和的光芒。

晚餐虽然简陋,却散发着难得的温馨与满足。粗糙的面粉糊虽没有华丽的佐料,但其中却包含着日复一日对生活的坚守;那硬邦邦的烤饼亦透着一种朴实无华的家常气息。李漓一边啃着面饼,一边细细品味着这顿简单的晚餐,感受着食物逐渐带给他身体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