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管仲对策

一开始尚可维持,时间久了,诸侯,卿大夫逐渐势力强大,到如今王室衰弱,表面上看是君主无道,实则是治国无方”。

齐国要想强大,就需要彻底改革,实行内政、经济、军事全面改革。

在行政上实行新国策,“参其国而伍其鄙”,“文官制”“相地而衰征”,梳理行政区域,重新组织军事编制。

设官吏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人才选拔制度,为国君储备人才,士经三审三选方可为上卿助理。

在经济上,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实行相地而衰征,禁止贵族掠夺私产;

依靠齐国先天优势,临海多矿,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节物价,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除此之外,还要在全国,乃至天下诸侯中宣扬“礼、义、廉、耻这个国家的思想,也是立国之本,可以让万民遵守礼法,不再出现弑君夺位的恶事发生,稳定国家局面。

齐桓公道:“何为参其国而伍其鄙,文官制和相地而衰征”。

管仲道:“参其国而伍其鄙,核心就是改革之前的“国野制”,~国人,野人出从新划分职责。”

即将“国人”公为三部分——士、工、商。

其中工设置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十五个,共二十一乡,国人按照职业划分自己所属的乡邑,且不得随意迁徙,不得改换职业,工匠人之人永为工匠,商人永为商人,且工商不得参军。

而其十五个士族组成的士乡为国家兵源来源地,在士乡中推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制度。

确定居住城内的国人士族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十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五乡为一帅,即一帅成一军约一万人,设置一个主帅统领一军。

十五乡共三万余人,建议由国君、和齐国公室国氏、高氏族长分领五乡,即各领一万人,共计叁万余人。

而“五其鄙”则是将“野人”分为五属:三十户为一邑,设置一司官;十邑为一卒,设置卒帅;十卒为一乡,设置乡帅;三乡为一县,设置县帅;十县为一属,设置卿大夫,全国共五属。再由国君任命贤良之士担任五属大夫,管辖五属,负责征收国家税赋。

所谓文官制就是三选制度,由国人组成的二十一个乡行政长官每年向上司,卿大夫推举贤良之士。

卿大夫三次审核之后,确定是可用之才,推举给国君,国君亲自考核,符合条件然后由国君任命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