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众我寡。
故此,此番战争当倾向于后勤与战略博弈。
为了确保最终会战的胜利,身为主将的句付决定采取多路出击、灵活机动的袭扰、截杀、断敌粮草的策略,以削弱赵军的战争潜力。于是乎,在汉军骠骑将军句付的精心部署下,一场针对赵军后勤补给的精妙战术悄然展开。
只见句付下令麾下战将杨家忠、文奇、苏翰、尉迟宝珂、公孙希,各领三千精骑,分别沿着淮左、博隆郡、玛烟郡、宣城这几座关键城池之间的道路,多路并进,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然铺展在赵军的补给线上。
杨家忠率领的精骑,依仗对地形的熟悉,穿梭于淮左的密林与山谷之间,利用地形优势,多次成功伏击了赵军的补给队伍,不仅夺取了大量的粮草与军械,还极大地扰乱了赵军的后勤秩序。
文奇则领兵深入博隆郡,依托当地的暗卫以及汉民的配合,巧妙设伏,多次与赵军的巡逻队遭遇并展开激战。文奇领军多年,麾下本部精骑又是北境军中精锐,善于利用夜色作为掩护,使得赵军难以摸清汉军的动向,只得小心保护着那变得异常脆弱的补给线。
苏翰与尉迟宝珂则分别进军玛烟郡、宣城之间的官道,两路大军相互配合,直插赵军的心脏地带。他们不仅频繁袭击赵军的补给线,还时常对赵军的县府据点发动突袭,使得赵军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
面对赵军的反击,苏翰与尉迟宝珂的部队同样展现出了极高的机动性与适应能力,他们一边打击敌人,一边搜集物资,确保了自身队伍的持续作战能力。
而公孙希则直接引着人马堵在了通往武关的必经之路上,拦截赵军传令兵,刺探情报,试图让武关外的赵军主力难以知晓后方发生的战事。
至于,主将句付则是坐镇竹山,负责统筹全局,确保各路大军的物资供应,同时,还通过暗卫传来的情报,尽可能多的掌握赵军的动向与补给情况。
接连数次出击,各路汉军们一边战斗,一边就地补充物资,以战养战,使得赵军的后勤补给线日益紧张。这场多路出击的战术,不仅极大地削弱了赵军的后勤补给能力,还使得后方线上的留守赵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汉军的精骑们如同狼群一般,在赵军的补给线上四处游走,由于汉国百姓们的配合,汉军多数袭击,都能奏效,让押送粮草的赵军防不胜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