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器道残垣

这只蝴蝶飞入窗户,中年人一无所感,他在揣摩,揣摩着需要如何布局。

长老的指令是查清林某人真实的目标指向,而林某人此刻在天师谷。

天师谷之防护可是非同一般。

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混得进去的,怎么混进去呢?

就在此时,那只蝴蝶无声无息地落在他的肩头……

那个中年人猛地一惊……

他的识海之中闯入一条人影,下一刻,他意识全无。

他识海中的那条人影手握中年人的元神,脸有笑意:“西渊的人,好收成!竟然还有此意外的收获……”

他,当然就是林苏。

虽然他此刻只是半具元神,但他精神力达到三十四级之后,这半具元神的强度,依然惊世骇俗。

施展搜魂秘术轻松得如同吃豆腐。

这一搜,西渊的各种秘密全都进入他的灵台,让林苏大感收获巨大。

李泽西,这个在他生命中反复出现、几经转折的名字,再度出现。

而且他已经寻得了圣机,入了圣。

虽然只是一个初级圣人,但剑道之强悍就在于此,同境无敌。

他目前威名只在三大创始圣人之下,排名第四!

还有很多信息,需要慢慢解读……

……

次日清晨。

天师谷中的蝉鸣声中,林苏、孙真、师家兄妹进入天师内谷。

内谷之中,一面巨大的石壁出现于他们面前,这就是天师谷的天师内壁。

内壁高与山齐,气象万千,一股神秘的器道气机似乎将这里改变了天象,上方云层密布,隐有电光,下方就是这么一幅石壁,宛若汪洋大海中的一座擎天壁。

石壁正中,三个大字古朴苍劲:《天师诀》。

下方,字迹残缺不全,有些依稀可辨,有些则很模糊,更有大半空白,林苏目光扫过,大约三四百字的样子。

“器之道,夺天之造化,逆道之极也,余以器法为基,以天地神材为体,以规则法则为用,探索器道之穷尽……”

他耳边传来孙真的神识传音:“我终于解密了师小娘皮昨夜那句话了。”

“哪句?”林苏二字回传。

孙真道:“她言,因为天师谷的器道有些特异,所以需要将你直接带到天师壁前,我想了半天也想不通这特异在何处,如今解密了,天师谷的特异是:它的器道是残缺的。”

林苏轻轻点头。

孙真话点到为止,懂的都懂。

昨夜,林苏提议想借鉴下天师谷的器道。

天师谷如果给他一本不涉及器道具体炼制秘法、只有器道基本理论的《器道总纲》,就是最好的选择。

他以为师千鹤会给,因为器道总纲只是器道基本理论,很多高人闲谈时都会论及,绝对算不得什么需要严格保密的东西。

但师千鹤没有,她选择了一种让林苏的孙真都很吃惊的做法,将他直接带入天师内谷,来到天师壁前直接参悟祖宗留下的原版。

为啥?

因为天师谷的器道总纲是残缺的。

师千鹤如果给他这样一本器道总纲,林苏一看到这里面乱七八糟的记载,和并不完整的理论,会怎么想?

只有一种解读:天师谷是没打算给他真东西啊。

老天作证,这真是误会啊。

他们老祖宗给他们留下的就只是这么个不完整的玩意儿,后人有通天的本事也补不齐。

而直接将他带到天师壁前就不一样了,林苏亲眼见到这面石壁,才会发自内心地相信,天师谷对他是真诚的。

师千河轻轻一笑:“也不怕林兄见笑,先祖留下的《天师诀》本就是残篇,虽然是残篇,但这些字乃是昔日先祖亲笔所题,每一字都蕴含着器道玄机,宛若圣器。林兄恐怕需要壁前参悟,方能从这篇残篇中解读出几分器道真谛。这才是舍妹请林兄进入天师内谷真正的原因。”

孙真内心突然感觉有几分汗颜。

她解读孙真昨夜的那句话,解读得有点复杂,一开始她以为这是千鹤小娘皮勾引自家相公的手法,今天一进天师内谷,肮脏的想法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解读:这是师小娘皮在“自证清白”,至少,也是免得林苏和她误会。

现在真正的答案出来了,她的本意没有那么多花边,没有那么多毛边,就只有一条:真诚!

林苏想参悟器道。

器道是很特殊的东西。

文字记载得了器法,记载不了文字之中的器道气机。

所以,到这里来,不仅仅是参悟这篇文字,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参悟器道一代大师的器道真谛。

这是何等的胸怀?

这又是何等的真诚?

师千河微微一鞠躬:“林兄,嫂夫人,请!”

林苏、孙真同时回礼,来到石壁之下。

石壁,古老苍凉。

石壁,气机无穷。

有各种属性的天材地宝交织之气机,亦有规则之对碰,林苏手指轻轻点在石壁之上,就此不动。

他的大脑之中那棵青铜树上,一片叶子悄然生成。

而他的元神,坐于无字天碑之前,进入顿悟。

孙真呢,情况很特殊,她盘腿而坐,身上的气机极度异常,如波如潮,一波接一波,将她送入未知的深处……

林苏这只不管到了何处,总能掀起龙卷风的“蝴蝶”,在天师谷先祖石壁之前沉静了,而另一只“蝴蝶”,开始折腾了。

客栈之中,窗户开启,林苏(至少长得象林苏)目光抬起,盯着外面的天街。

天亮了,天街开始热闹了。

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无数形形色色的店铺开了门,迎来了同样形形色色的顾客。

他的神识之下,半座天街城尽在他掌控之中,一点点,一丝丝,与他刚刚搜过魂得到的情报相印证,一上午时间,他完成了一个大转变——从对本地情况一无所知的外乡人,到对本地情况精细入微的“内行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