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万里归乡路

这里是西北一个偏僻的山沟。沟的两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陡峭,有的平缓,有的光秃秃的,有的长满了树木和草丛。这些山峦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卫士,守护着这条沟道。沟底是一条开阔、平坦、狭长的道路,像是一条被劈开的巨龙,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

这条沟道长约一百多公里,沟底平均宽度为五百米,最宽处可达一公里,但也有最窄处仅有几十米,只能让一辆车通过。这种地形让人想起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成语,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守住关键位置,就能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在山沟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古老的驿站。这座驿站始建于隋唐时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曾经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如今,这座驿站已经废弃多年,只剩下几间破旧的房屋和一座孤零零的钟楼。然而,这座驿站依然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驿站背后的丘陵上,还有一座始建于公元五六百年的烽火台。这座烽火台高达数十米,由黄土和石头堆砌而成。它曾经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用于传递战争信号和警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这座烽火台已经荒废已久,但是它依然屹立不倒,仿佛一位年迈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山沟里的几度兴衰。从烽火台上俯瞰,可以看到整个山沟的全貌,以及周围的山峦和田野。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历史的厚重。

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从随处可见那种用来祭天的鄂博遗迹就可以想像出这里曾经的辉煌,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渐渐的荒凉的起来,变成了一个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沟,除了常年居住着数十户以放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牧民之外,只是在每年牲畜冬夏转场的时候,作为重要过牧草场和“冬窝子”的这里才会迎来短暂的繁华热闹。

在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七十年代初期,为了积极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依山傍水扎大营”这一号召,一群怀揣着理想与抱负的人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他们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只为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这些建设者们凭借着战天斗地的无畏勇气,用自己坚实的双肩扛起沉重的责任,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齐心协力,硬是将这片原本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一片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工业小镇。

在当时,这些工业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设备可谓是最先进的,甚至连脚盆鸡都对其垂涎三尺。就在工厂准备整体搬迁之际,这些心怀不轨的脚盆鸡竟然妄图通过合资入股的手段,将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人才一并接收,并转移至交通更为便捷的地区,从而实现他们的野心勃勃计划——继续生产经营。然而,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并未得逞。

游枫打记事开始就在这个山沟里生活,虽然这里的一草一木依旧是那样的亲切。阔别几年的他也有些近乡情怯,特别是在经过那个古驿站的时候,游枫忍不住驻足观看,期盼着那个道骨仙风的胡半仙能够突然出现,这可是当初成功传授他无极梅锤的开手师傅呀。

望着离家三年多的游枫突然出现在家里,再看到他身后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游枫的母亲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笑着埋怨说:“你还知道回来呀 ,这几年你都钻到钱眼里去了,除了一个劲儿地给家里邮钱之外,你把我们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