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德宗无德,中兴无望,还是交给后代子孙

大唐气象 贪狼木 2203 字 1个月前

在些地方大佬中,江西观察使李兼每月进献,西川节度使韦皋每天进献,荣膺送钱之冠。后来,常州刺史裴肃,靠着进献荣升浙东观察使,开创了刺史进献的先河。

贞元十二年(796年)八月,宣歙观察使刘赞病故。幕府判官严绶利用暂时代理留后的机会,将府库所有钱物全部进献给了德宗,被德宗征召入朝做了刑部员外郎,开创了幕僚进献的先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要以为上述这些人都是贪得无厌的昏官,其实无论李兼、裴肃还是严绶,都是在当时颇有能力与政声的官员。特别是西川节度使韦皋,更是立下劝降南诏、拖垮吐蕃的丰功伟绩!

这样优秀的人才,在大环境的熏染下都难以逃脱世俗的做法,可见吏治已经腐败到了何种程度!

还有宗室出身的常州刺史李锜,因向德宗身边的大红人宫苑使李齐运行贿数十万,得以晋升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观察使倒还好说,盐铁转运可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肥差。

李锜掌权后,靠着苛刻盘剥殷勤敬奉,受到德宗厚爱。又花费重金贿赂当朝权贵,编织了一张巨大的权力网,自此开始无所忌惮。有个叫崔善贞的读书人跑到长安写信举报他,德宗不但不予受理,反将崔善贞戴上刑具交给了李锜。

李锜派人事先在路旁挖了一个大坑,等崔善贞到后竟生生活埋了他。这一残暴做法,令民众不寒而栗。

另一位宗室出身的官员,司农卿兼京兆尹李实,靠着善于聚敛成为宠臣。他自恃得势,为政苛暴,徇私枉法。他说提谁用谁,只要话一出口,命令即刻就到;相反,谁若敢小小的违逆,一定会遭到贬谪流放。士大夫对他畏惧万分,甚至不敢正眼看他。

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京城周围出现了饥荒。李实却借机敛财,还欺骗德宗,说什么:“今年虽旱,庄稼却长势喜人!”

有了这句混账话,本来遇到灾情可以免掉的租赋照常缴纳,逼的百姓只能拆屋卖瓦上交税款。有个叫成辅端的优人作了首歌谣讽刺这种现象,歌中说:“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硕五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李实听到后大怒,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成辅端活活打死。

监察御史韩愈只因上疏提议,免除京畿百姓今年秋税,得罪了李实,被贬为阳山令。

晚年的德宗,身边聚拢的全是些这样的人物。所谓人以类聚,由此可知德宗德行如何!即便他学富五车,即便他能言善辩,又能有什么用!

最后再来聊聊宫市!

所谓“宫市”,是指皇宫派人到市场采买所需各类物资,这里的“市”当“买卖”讲。

唐时有制,宫中需要的各类物品,由职能部门到地方询价采购。到了德宗晚年,因嫌程序烦琐,便将这件差事交给了宦官办理。

这些刑余之人哪有什么德行操守,他们拿着宫中开具的文书,在坊间强行购买所需物品,给的钱连成本都不够。时间一长,索性连文书都不要了,经常派出几百名“白望”到坊市查探,看到想要的货物,只说是宫中所需便直接拿走,商户根本不敢过问真假,更别说讨价还价了。

他们用价值百文的货物强买人家上千文的货,把布匹撕成布条充当货币,谁要是收了还需缴纳“门户钱”和“脚价钱”。有的商户满载货物拿到市场售卖,碰到他们只能自认倒霉空手而归。名义上是宫市,实际上就是公开抢劫!

有了这帮奇葩的存在,商户只得把价值较高的货物藏起来,不敢拿到市场上出售。平时,只要一见到宦官们摇摇晃晃的从宫中出来,大家都赶紧关门歇业、撤摊走人。

有个进城的农夫,赶着一辆拉满木柴的驴车到坊间卖柴。他住在乡下,不清楚宫市这回事,见到一个宦官朝他走来也没躲避。宦官给了他几块破布要买他的柴,农夫接了布,宦官又向他索要门户钱。农夫吓坏了,想把手里的破布还他。宦官哪里肯干,让他把驴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