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衍以实际行动推广华夏传统节日,增强大周百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陛下,为何清明前后雨水就多起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上善殿。

墨言收起油纸伞,甩了甩上面的水珠,问道。

“冬去春来,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降雨,这时南方更是阴雨绵绵……”

宇文衍接过梅梅递来的湿锦帕擦了擦脸,随口说道。

墨言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懂得这些,眸中尽是崇拜之色。

“花花,把那首清明诗吟来……”

小皇帝坐下泡茶,对着落在屏风上整理羽毛的鹦鹉轻抬下巴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只鸟儿确实极品。

不仅能学说话,唱歌,还会吟诗。

唐诗三百首。

其中的很多经典诗句都被小皇帝借用了。

朝中官员文学素养都不低,听后赞叹不已。

甚至有一些流传到了国子监,引得众多读书人追捧,直呼真“帝诗”也!

“不错嘛花花,赏二两蛋蛋……”

宇文衍品了口茶,对于它的“才情智商”很是满意。

鹦鹉轻抖羽翅,露出傲娇的小表情,悠哉地啄食着竹竹送上的羊蛋。

清明前后。

正是春耕、春种的农忙时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连续几年的丰收,使得自耕农们干劲十足。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朝廷大力推广棉花种植,棉纺行业蓬勃发展。

当下的棉花主要供应棉制品工坊,民间使用还在少数。

棉被,棉服等物,作为边塞军需用品,暂时由朝廷统一分配。

当然。

等到棉花产量上来,棉制品也能在民间普及。

这也是宇文衍希望看到的结果!

吃饱,穿暖。

就是当下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