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农学馆实验田

八月的关中。

仍然是烈日当头,酷热难耐,秋蝉嘶鸣。

长安城外。

粟米低垂,麦穗金黄。

微风吹来。

此起彼伏,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浓浓的谷香。

宇文衍轻车简从,来到农学馆的实验基地。

宇文衍当初划拨数千亩地,为农学馆专用。

在贾仲明的带领下,潜心研究《齐民要术》,探索农业发展之路。

垄耕种植法,肥料制作,病虫害防治,种子培育,家禽牲畜、水产养殖,蔬菜、果树种植,农产品存储加工等等。

整个农学馆,招募人员已达上万人。

都是对农学感兴趣,有些文化,又经验丰富的一群人。

总结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

提高农业产量,以及农产品的价值。

“下臣参见陛下!”

贾仲明一袭紧身布衣,裤管,袖子卷起,从地里匆匆忙忙地赶来见驾。

这模样一看就是成天待在地里的农人。

“季明,快快免礼!”

小皇帝一脸笑意,抬抬手道。

这几年来。

贾仲明和农学馆的同仁取得不少切实有用的成果,得到宇文衍的肯定。

去年,封了他一个司农丞的官职。

这是司农寺的属官,从六品上。

宇文衍设立的各馆,都是独立于朝廷衙署之外的半官方机构,由他亲自过问。

“谢陛下!”

听到皇帝称呼他的字,贾仲明欣喜不已。

幼帝慢慢长大了,又御驾亲征完成南北统一,给他的感觉还和以前一样亲切。

“陛下,这里都是实验田,种植了粟、麦,各种豆类,蔬菜,棉花等作物。”

“那片大豆田,收成后用于种冬小麦,已经试种两年了,收成还算不错。”

贾仲明领着宇文衍走在田间地头,熟悉地介绍每一块地。

冬小麦一般是十月下旬播种,来年五月收割。

这样的话同一块地便能再种一茬作物。

比如大豆,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只要保证土地肥力,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嗯,不错!”

“冬小麦培育一事极为重要,你可多花些精力在这上面。”

“如今南北统一,水稻培育也要跟上,你安排人员在南方招募人才,相关事宜逐步开展起来……”

粮食问题不论在任何时代都是重中之重!

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精力和闲心去想发明创造,开疆拓土。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