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赞道:“此言有理,若女医能够越来越多,对天下女子有利无弊。”
李世民皱眉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们专门培养女医不成?”
长孙皇后笑道:“为何不可能?女子行医救人,未必比男子差啊。”
李世民叹道:“是这个道理,可究竟要如何安排,是个问题。”
天底下有多少人想让自己的女儿去学医呢?就算学,又向谁学?并非人人都如谈允贤一般家学渊源,从小便能学医。
马皇后颔首道:“女医救治女子,确实要比男子更方便。”
就拿马氏来举例,她的病在乳房上,男医不可能去看,但女子可以,而且还更体贴。
朱元璋道:“宫中已有女医,又要如何?”
马皇后轻声细语:“宫女有女医,可民间并非人人都能遇见女医,何不培养更多女医,造福百姓呢?”
朱元璋哼道:“你说得轻松,培养女医,又不是动动嘴皮子便可以解决的。”
马皇后笑呵呵地说:“陛下是万民天子,这岂非陛下分内之事?女子身体康健,福泽的也不只有女子本身。”
女子身体康健,孩子说不定也能身体康健,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皇帝并非某些人的皇帝,也并非男人或是女人的皇帝,而是天下所有人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有万贵妃,明神宗朱翊钧也有郑贵妃,二者名声都不太好,前者抹黑占据大部分原因,后者嘛……只能说和明神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明神宗是一个很复杂的皇帝,继位的前十年励精图治,颇有明君气象,然后就在之后,他开始了漫长的待机,不理朝政,甚至不再上朝,因此后人给了他一个不太好的评价“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当然对此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明朝灭亡的罪责究竟要归结到谁身上,这不是我们此次要细究的问题。】
【有人说亡于嘉靖,有人说亡于崇祯,若是不讲道理一些,前头几位明朝皇帝也逃脱不了指责。就好比李世民死后多年,大唐出现了安史之乱,或者亡国了,甚至于近代国人的一些伤痛,也会被一些好事之人将其中责任推到这位千古明君身上。郑贵妃是明神宗的宠妃,前朝后宫的争斗,她都有参与,但要说她是祸国妖妃,也谈不上,毕竟她能频繁搞事,还要归功于明神宗本人的纵容,但她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朱元璋:“……”
他喃喃地说:“明之亡,实亡于万历?什么意思,他不是亡国之君,却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吗?”
他顾不上什么女医了,眼珠子恨不能黏在天幕上。
朱棣不满地说:“我们累死累活开疆拓土,凭什么要担亡国的责任?”
大明亡了,就找最后的几位皇帝啊,找他们做什么,打天下要他们来,背黑锅要他们来?
李世民一脸懵逼:“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把责任推到我身上?”
他干了什么遗祸百年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他飞速反思自己的政策有哪里出了问题。
李治很不高兴:“安史之乱,分明是李隆基的错,与阿耶有何干系?难不成阿耶没了好多年,也能祸国殃民吗?”
李隆基心情复杂,心道这就不必了吧,他对祖宗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尊重的。
让太宗皇帝给自己背锅什么的,想都不敢想。
【隆庆二年,郑贵妃出生,万历九年,十四岁的郑贵妃入宫。当时的明神宗已经成婚几年了,但妃嫔却少,因此朝廷要为神宗选美进姝,好早日生下皇子皇女,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建议神宗仿照嘉靖皇帝遴选九嫔,一场选妃活动就这么开始了,具体要求为十四岁到十六岁之间贤淑美丽的清白女子,郑贵妃便在此次中选。万历十年,明神宗正式册封九嫔,郑贵妃长得好看,便被封为淑嫔,在九嫔中排行第二。郑氏的妃嫔生涯,在同僚中算是顺风顺水的。】
【万历十一年,郑氏便怀有身孕,因此被晋封为德妃,她怀的是明神宗的第二个女儿,云和公主朱轩姝,明神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