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俞昌平连忙放出风声,表示老师选拔报名结束了。
等到此消息一出,还有不少人扼腕叹息。
这风声传的是真快啊!
前后不过也就五日的时间,连其他县竟然都有知青过来报名。
可想而知,这消息传的有多快?
对众人来说,这可是实打实的铁饭碗,是他们摆脱现状的最佳途径。
一开始其实俞昌平想的是,就在附近几个生产队的知青里挑几个人得了。
但老校长将他劝住了。
既然学校想要好好办,长久地办下去,老师的人选就必须好好选!
这么做不仅是对老师负责,更是对孩子们负责,对那些孩子的家长们负责!
他们将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可不只是为了图方便,谁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若单纯是为了读书识字,摆脱文盲的现状,随便找个人教教不就行了?
何苦要交了学费,日日让孩子来学校念书?
哪怕是七八岁的孩子,难道还挣不到工分吗?
大家都希望自家孩子争点气,以后不会再如祖祖辈辈一般,只能将余生耗费在庄稼地里。
俞昌平意识到自己思想的狭隘,连忙跟老校长道了歉,然后接受了他的提议。
公开竞选老师。
他们希望以后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孩子,即使不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也不会比其他孩子差到哪里去。
这教师报名人数,不算不知道,一算真的是吓一跳,足足一百零三人。
俞昌平将名单交给老校长后,老校长一时间也陷入了沉思。
“昌平啊,我有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您说。”
“我看报名的人数很多,但初时咱定的名额很少,必然有许多人白跑这一趟。
我看最远的,竟然还有一位省城的。
要不这样吧,不妨再多几个名额,给这些孩子们多一点机会?”
这下轮到俞昌平沉默了。
“这会不会太多了?”
老校长没急着说服他,而是从抽屉里将报名的学生名单拿了出来。
“你看,这里是报名的学生名单,截止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七十三人。
我这几日也一直在走村访舍,去说服村子里那些重男轻女的人家将姑娘送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