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诸葛亮成及时雨!

蜀汉 雨落未敢愁 2234 字 1个月前

譬如说粮草,譬如说做弓弩的牛筋,譬如说西域良马此类的物品。

“其实我已经有个人选了。”

徐庶在一边幽幽的说道。

人选?

宗子卿愣了一下,问道:“这个人选,是何人?”

“曹丕之弟,万户侯曹彰!”

“黄须儿?”

宗子卿眼神闪烁,却是说道:“他不是就国了?在魏国中,还有如此影响力?”

曹丕即王位,曹彰与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曹丕颁布诏书说:“古代帝王之道,用功勋来使亲人和睦,并分封母弟,建立邦国以继承家业,所以能保卫大宗,抵御侵略,防止灾难。曹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朔方的土地,功勋盛大,给他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一万户。”

别看是万户侯,又是曹丕亲弟,然而曹魏的封国制度,那是懂的都懂。

在封建制度下,被分封者本人本应在自己所属的土地上拥有较大的权力,不仅能够统领封国内部的军队和人民,同时还可以自行设置封国内部的属官,日常生活上虽然比不上皇室,但说是荣华富贵也是毫无问题。

然而,曹魏时期的封建却是“魏之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的景象。

对这些被分封的宗室子弟来说,他们甚至连生活基本的物质需求都难以得到保障。

曹植在其《迁都赋序》中便如此抱怨:“连遇瘠土,衣食不继。”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由于早年与曹丕争储的原因,导致曹植在诸王中被针对得最为严重,他的抱怨也变得相对来说更为频繁。

至于参政和领兵的权力,对于这些宗室子弟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连仅有的用以装饰门面的士兵也往往被政府征召过去,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以曹植为例,即便他封国内部的军队陷入“惟尚有小儿七八岁已上、十六岁已还,三十余人”的窘境,魏明帝曹叡仍然选择继续征召他的军队。

一般来说,当一个诸侯被分封到某一地区之后,自然需要在当地展开一定程度的经营才能够培育出自己的势力,也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发展。

但是,对于曹魏诸王们来说,这一点却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曹魏时期的诸王们到处迁转的频率之高其实也是名列前茅的。

以在曹魏宗室当中素有名声的曹衮为例,在从建安二十一年被封为平乡侯开始,到太和六年被改封为中山王,在十六年的时间里被迁转了五次。

对于曹魏的封国制度,徐庶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但他此刻挑眉一笑,说道:“这不正是我等要选曹彰的理由?”

曹彰何许人也?

黄须儿!

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

成年后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以封狼居胥为目标,以卫青霍去病为偶像,结果你把他囚禁在封国之中?

是个人心中都会有所不满。

而徐庶,便是给曹彰一个机会!

一个发泄自己不满的机会!

宗子卿眼中一亮,说道:“先生想让魏国兄弟阋墙?只是,黄须儿有这个胆子?即便是有这个胆子,难道有这个能力?”

徐庶轻轻一笑,说道:“听闻寿春臧霸兵败,曹丕准备移魏军主力前去汝南,准备对殿下出手,他带兵在外,这洛阳自然就空虚了,加之曹彰在军中颇有影响力,商盟又给他资助,趁曹丕远在汝南之际,你看他可能成事?”

听到后面,宗子卿眼睛已经是亮起来了。

“先生此计,当真是釜底抽薪啊!”

不管曹彰能不能成事,曹丕在外面都不安稳。

以自家殿下的能力,不说打败魏军主力二十万人,拖延时间,总是可以的。

拖延的时间越久,曹丕便越急。

“哈哈哈~”

想到最后,宗子卿已经大笑起来了。

“通过商盟,让曹彰转运粮草、物资过来,我等待魏国内乱,让殿下领军杀入魏国,魏国兄弟阋墙,说不定便成了袁绍之子一般,则天下,便在殿下的掌控之内了!”

若局势当真如此。

妙!

妙啊!

“此事,先生交由属下来做,定然做的漂漂亮亮的。”

徐庶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交给子卿,我心里放心,不过,得尽早安排下去。”

现如今,时间也很是紧迫啊!

不仅是南阳士族催的紧,也是要让曹彰尽早得到商盟的收益,让其好在魏国办事。

徐庶身着淡色的衣袍,随风轻拂,轻松自如。

“殿下,这便是我徐元直,唯一能帮得上伱的了。”

远在南阳,他能为刘禅做的,便只有搞乱魏国内部。

轻声说完这句话,徐庶眉头又是一皱。

“只是孔明...现在还不去汝南襄助殿下,又去何处呢?”

以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之能,到了汝南,必能成殿下左膀右臂,然而现在南阳不见其踪迹,汝南也不见其踪迹,他人飞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