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刘协皱眉不语,甄宓以为他是不高兴,连忙说道:“陛下无需太过忧心,母亲说族中还是能够坚持一些时日的。”
刘协收敛思绪,对甄宓温和笑道:“爱妃放心,朕没有怪罪你母族的意思。”
“甄氏这么长时间来的付出朕都看在眼里,有没有尽心朕也清楚,供养大军的开支确实太大了。”
“此事朕会想办法解决的。”
甄宓这才松了口气,散去心中的担忧,她很怕自己给不了刘协什么帮助后,就会失去宠爱。
安慰了甄宓几句,刘协就离开了寝宫,一边想着此事一边前往泰安殿上朝。
泰安殿中,百官们早已提前在殿内齐聚。
刘协走到上方龙椅坐下,开始他每日的例行朝会,听群臣汇报近日以来的各方事务。
司马懿率先上前道:“陛下,圣旨发出后,如今魏郡内绝大部分城池都闻风而降,但安阳和濮阳依然由袁绍残党把持,不肯迎王师。”
正常情况下天子圣旨送去就够了。
不投的人全部以逆臣论处。
但是在绝大多数外人眼中,天子依然受到挟持,只不过挟持的人从袁绍换成了袁熙。
不投降的基本上都是忠于袁绍的臣党,不肯屈从袁熙“假传”的圣旨,负隅顽抗。
而那些投降的城池全都是墙头草,直接遵从天子圣旨而投,谁也不得罪,反正谁把持天子他们就听谁的。
这种情况完全在刘协的预料之中。
之前用袁熙为挡箭牌,有这种副作用是难免的。
但在听完司马懿的汇报后,他依旧还是得震怒一番,冷声道:“不尊圣旨,不迎王师,视同谋逆。”
“太史慈何在!”
太史慈起身出列,双手抱拳:“臣在!”
刘协道:“朕命你领兵五千大军,讨伐不臣!城破之日,贼首夷三族,传首魏郡一十三城!”
太史慈大喜,恭声应诺:“十日之内,臣定踏平安阳与濮阳!”
太史慈退下之后,刘协看向郭嘉和张辽,问道:“文远军马整顿如何?奉孝军需粮草是否就位?”
郭嘉出列道:“回陛下,一应军需粮草,皆已备好。”
张辽亦起身出列道:“臣已整顿军马,只待陛下一声令下,随时可发兵广平郡和阳平郡。”
刘协满意的点了点头,郭嘉虽然最擅长的是谋略而非后勤,但后勤交到他手上,也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此战以文远为主将,儁乂为副将,汉升为先锋,领一万徐州军并两千羽林卫。明日发兵,两路并进,收复广平郡、阳平郡全境!”
张辽,张郃,黄忠纷纷领命。
三人脸上,尽是兴奋和激动。
建功立业报效天子,就在今朝。
三人退下之后,杨修又上前禀报:“陛下,几日前俘虏的六千残兵已经完成收编。但目前库房没有多余的武器装备分发下去。”
提到这个,刘协感到一阵头疼。
兵力的确是增加了不少,但是武器装备的制造速度很难跟得上啊,徐州军和羽林骑之所以强,大半原因在于武器装备。
眼下多了六千人,总得把他们给武装起来,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甄氏那边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刘协心里难免有些焦急,大军多了之后,才发现这打仗打的压根不是谁的大将猛,谁的谋士更精于算计,谁的士卒更加精锐。
打的完全就是后勤,是钱,是粮!
没钱没粮,勇猛如吕布,智谋如陈宫,也无济于事。
他越发觉得要着手把赚钱这件事提上日程了,总不能全部都指望着甄氏。
好在杨修退下之后,崔琰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陛下,臣已从民间招募七百壮士,充入虎贲营。”
“最多年底之前,三千虎贲营便能建制。”
刘协闻言大喜,虎贲营的招募要求,可其他兵种不同。
能入虎贲营的士卒,都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这崔琰不愧是清河大族出身,办事效率就是高。
“此事有劳爱卿多多上心,爱卿的功劳,清河崔氏的功劳,朕一直放在心中。”
崔琰哪里敢居功,连忙说道:“臣既为虎贲中郎将,组建虎贲营乃臣应尽职责,臣岂敢邀功?”
崔琰退下之后,朝堂之上的各项事务还未结束。
一应大小事务,讨论了足足两个时辰,方才结束。
下朝之后,刘协已经有些头脑发昏,精神不集中。
“仅仅只是这么点地盘,就有这么多繁琐的事务,日后天下一统之后,朕岂不是要活活累死?”
连续上朝将近一个月之后,刘协已经发自内心的佩服嬴政、李世民、朱元璋这些勤政的皇帝了。
皇帝,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
冀州前线。
虽然在邺城折损了一万三千多的人马,但有袁谭领兵前来驰援,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
于是经过上次界桥之战的胜利后,袁绍又打了一次胜仗。
如今已经占据主动,反守为攻对公孙瓒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这些天来,袁绍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公孙瓒接连败退,最后竟然被赶出了冀州境内,退守易城。
然而,即便公孙瓒退回了幽州,双方的战火并没有因此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