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一个傍晚,老人家官喜英抱怨着:“现在的小孩真不知道好歹,啥都不懂,也不肯心疼家里的老人。”
官喜英自认为是一名乐观向上的老太太,可是她现在变得坐立不宁,显得十分苍白,面色的变化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她的女儿已经结了婚,给她生了一个孙女,因此官喜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心头肉,对她特别在意。
但不知道是不是老太太对外面的事情不太懂,近来,一个名为“菲妮”的年轻女子三番五次的打电话给官喜英说她是她孙女的同学,想拜谢她的孙女,就这样唠叨了她几次,之后突然又说是孙女在某地旅游,手机出了问题,无法支付酒店的房费,而卡里也没有一分钱了。
接着,那个所谓的“菲妮”就说,她身上也没有这么大数目的现金,否则她早就帮忙解决了。然后就请求老人家先帮孙女支付万元的酒店房费,并承诺会在第二天把钱还给官喜英。
可怜的官喜英就这样上了钩!她把存款密码给了“菲妮”,谁知告诉对方之后,对方就马上消失了,打电话也无人接听,直到她再多次拨通号码之后才被告知,这里并没有所谓的“菲妮”。
官喜英感到无比地震惊与失落,她觉得自己太傻、太蠢了。
于是老太太赶紧打通了电话,立即把这种情况报告了银行,结果银行告诉她,已经有人取走了她五万块钱的存款。
官喜英心力交瘁,她住院了。
之后她做了好几次手术,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她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她心血来潮地想写本书,借此机会向世人传递自己的心声跟自己被骗的经历。
可惜因为年龄增长、身体变差,官喜英已不能够坐在电脑前写字,因此她不断地向女儿做出请求,希望她能够帮自己完成书稿。
可是女儿却对这个计划爱搭不理,而不是表现出令人感动的耐心和关怀。
官喜英的女儿不屑一顾地冷漠回应道:“现在又不是十几年前,出版社已经不会有人再发行你的作品了,你还是早点儿休息吧。”
就这样,这个可怜的老太太在抑郁中病逝了。
其实官喜英以前也写过小说,她的小说都是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钱与爱的,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极其珍贵。
很久以后,我无意之中得知官喜英的小说被扔在一家救助站里,我很奇怪,这些文字凝聚着一个作家的经验和心情,有什么理由让它们像垃圾一样被轻易抛弃呢?
所以我立即赶往救助站,在经过几经波折之后,终于找到了官喜英的小说。
就在当晚,我就把这些小说全部读完,在读完后,心中多少有些沉重。
无论是官喜英的经历,还是她以往提出的问题,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官喜英真的太不幸了,在她的一生中,有过短暂的辉煌,可惜到最后,她的结局不但被骗了钱,还被亲人的态度所伤。
其中,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她原本应该拥有的人性关怀被人弱化乃至剥夺了。
有时候,我们总是容易忘却自己的常识,容易跌入所谓的“陷阱”之中,而事后反悔也来不及了。而这些“陷阱”其实仅仅就是某个人的利益驱使或者某个社会风气的贪婪驱使。
她过去的一生,在有些人看来可能只有失去、无助与孤寂,但我相信,她依然生动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思考与铭记之中。
她的渴望,她的困惑,她的关爱,这些情感本应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得以体验,而不是单单的失去。
总的来说,人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中都可能有许多矛盾与历练,这些都是普遍情况。
了解和剖析这些情况,充满关爱和理解地对待这些过程,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