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梁乙埋的底气所在,确实没有理由因兰州城下之败,就与宋人议和。
仁多保忠道:“爹爹,宋人又托温溪心与我们密议,说只要我们能合族迁往青唐,给予钱粮还有地盘。”
仁多崖丁沉吟,宋人对他们仁多一族开出的条件一次比一次还好。
之前只是说封官,但如今居然还给了地盘,如同藩镇一般的待遇。
“还有阿里骨回青唐了,听闻他正在联络回鹘和鞑靼人。”
仁多崖丁突然睁目道:“东朝这分明是铁了心要取凉州!”
……
曹太后病逝,天子罢朝,经过宰臣们五请之后仍不愿视朝,十几日没有处理朝政。最后只是在崇政殿侧勉强接受宰执们的见面。
“陛下,西夏已从兴州出兵!不知何往?”
官家似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暇多言。
一旁石得一替官家道:“陛下,已是知道了。”
“陛下,太学章程已是议定,讲师定论语,周礼,春秋。此外还有七条,分别是一尊讲官,二重正禄,三正三舍,四择长谕,五增小学,六严责罚,七崇司业。”
“陛下……陛下?”
“此交给中书议处。”官家问道:“还有何事?”
御史中丞李定道:“陛下,原祠部员外郎苏轼诽谤圣朝之案……”
李定长篇大论了一番,最后给苏轼定了一个谋反之罪。
官家闻言摆手道:“朕待苏轼不薄,尽管苏轼有错,但不至于谋反。”
李定说完后,王珪出班道:“陛下,苏轼有一首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不以陛下为知己,反以地下的蜇龙为知音,岂非谋反?”
官家道:“苏轼咏树而已,与朕有什么相干。”
章惇道:“陛下,龙字也可以比喻君子,除了人君,也有臣子。比如诸葛亮自称卧龙,东汉颍川有‘荀氏八龙’,岂非也是犯了大罪?”
王珪道:“苏轼诗中不止一处这般,绝不是巧合。”
章惇冷笑一声,凑近王珪问道:“宰相这是要诛苏轼一族吗?”
章惇一副跋扈至极的样子,丝毫没把王珪放在眼里。王珪气势一弱忙道:“这些话我都是听舒亶说的。”
章惇闻言大笑道:“那么舒亶的口水,丞相也要吃吗?”
听章惇之言,章越不由一笑,看着王珪在章惇面前丢人。
有了章惇开头,王安礼亦回护苏轼。
章越见此也就不说话了。
官家伸手抬了抬道:“上一次,章内制劝朕不可杀漕官,今日又劝朕不可杀苏轼,真是好笑。”
官家也没说此事如何处理,只是显得非常疲惫,从方才的举动上看,官家对苏轼态度也并非明朗。
官家问道:“太皇太后的丧事议得如何了?”
王珪,章越等宰臣知道,如今在官家心底曹太后的事放在第一位,暂时要胜过西夏,太学改革和处理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