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明争暗斗

霸蜀 庄不周 1657 字 1个月前

诸葛亮请向朗来,是要他领兵出战吗?

当然不是。诸葛亮是要求得向朗的支持,有向朗这样有资历、有实力的老将帮腔,荆襄系的后生们就不敢乱来。稳住了荆襄系,其他人就不足为患。更重要的是向朗支持他,马谡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和他谈条件,他会看在向朗的面子上,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他。有了马谡的支持,他领三万兵在西,马谡、魏延在东,击杀曹植不在话下。

向朗是想出战吗?是。当此危险之际,与诸葛亮全力合作是毋庸置疑的,关中失守,对谁都没有好处。要讨论的不是是否合作,而是合作的方式。他想领兵出战,也是因为与马谡、魏延夹击曹植获胜的机会很大,如果能借此机会力挽狂澜,甚至能生擒曹植,这个大功当然会落在他和马谡的头上。此战过后,诸葛亮即使不情愿,也不能不重赏他们,他们的实力就会更强。

可惜,这个道理诸葛亮也非常清楚,所以他要求得向朗的支持,却不会把这个立功的机会让给向朗。在马岱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他需要一场更大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危急,其实只要冷静下来,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着更大的机会。

曹植、夏侯霸的胜利都来自于出人意料。他们违反兵家常识,孤注一掷,出其不意的进入关中,一路急行,这才取得了意外的成功。现在意外已经不再意外,曹植面临着蜀汉军的前后夹击,他哪里还有什么机会。连生存都是问题,更别说创造什么奇迹了。

他就是一只主动跳上岸的大鱼,虽然掀起了一些浪花,把渔夫吓了一跳。却也不可避免的将自己陷于必死之地。没有后勤补给的孤军,面对两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击,他又哪里有什么生路可言。只要堵住他的去路,不用打,等上一个月,等他粮食吃完,他就不战自溃了。

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他注定要成为某人功劳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诸葛亮怎么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向朗。如果不是迫于形势危急,诸葛亮甚至不会让马谡从中分一杯羹。不过马谡大败在前。就算这一战立了功,将功赎罪,他的官爵也不会太大的提升。

至于魏延,诸葛亮有绝对的信心,从魏延对他送的那副甲胄的爱惜程度就可以清楚魏延的想法。只要不触及魏家的利益。魏延不会偏袒马谡,和他作对。

魏延不是魏霸,他的心思要简单得多。

得到了向朗的支持,诸葛亮成功的稳住了阵脚,把一场灾难转化为继续战斗的动力。私下里的牢骚是避免不了的,只要没有人敢跳出来,那些牢骚就无法对诸葛亮造成大的影响。

哪个权臣没有敌人?好好先生做不了权臣。也做不成任何事。

……

一路急行的曹植过了郿坞,在五丈原停了下来,安营扎寨,不走了。

五丈原在渭水南。高约五十丈,北阔南窄,最宽处约五里,南北长约十里。东侧便是武功水,也就是斜水。北临渭水,西侧是一条深达十丈的水沟,南侧便是秦岭群山,著名的斜谷便由这里入山,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当初田复等人就是在这里堵住了由斜谷而来的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