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泰亦表示,如果有足够规模的一揽子扩大内需计划,并配以货币政策,那么就应该对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抱有足够的信心。几十年前中国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制造能力,芯片、工业软件从无到有,现在的困难不过是需要提振需求、畅通经济循环而已
小主,
中国经济能好起来,这是许多人最关心的话题,高层出台了史上最强的经济刺激政策,且多箭齐发。顿时,大A从2700保卫战,几天之内重新逼近3100点。
内外部各种声音,也开始从观望、疑惑,开始逐渐变为乐观、兴奋、甚至有人开始有点懊恼。
各种消失已久的关于股市的段子,也重新出现。
不过,这些政策和货币工具的出台,就可以让中国经济就此翻身,走上正循环了吗?
这两天,我也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就此,可以分享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思考。
主要聊一下我所理解的逻辑,且尽量就着最简单易理解的逻辑来讲,这样总结的目的,主要也为了找到理解很多问题的关键脉络,更好学习交流。如若部分表述如果不够专业,或者有明显偏颇,只代表个人见解。
先说股市,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其实说明一件事。
中国市场其实不缺钱,我国居民储蓄率非常高。中国市场只是缺少信心,以及缺一个合适的时机+点位。
我们有天量的M2在空转没有进入市场,如果进入市场,足以支撑一波牛市。
而9.24的新政出台,官方以近乎“提供无限流动性”的强力姿态来助推股市,有点等同是“国家队明牌喊你下场来炒股”了的意思了,于是,引发了大量的钱重新进入股市。
只是,信心这个玩意,还是有点微妙的,股市表现和实体经济真实现状,二者还是互为因果的。而最近几年的实体经济表现和一线体感有多难,大家都懂的。
如果本次大涨,只是股市上放了个烟花,但到头来实体经济的基本面、表现等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则股市表现很容易很快又会重新回到“信心薄弱”的态势。
反之,如果股市的表现,资金的流动性跟经济发展之间可以形成正向循环,那就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也会从长期和底层上重新带来“信心”的改变。
所以,到底怎么理解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本轮新政过后,可能会带来什么?
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循环,一是外循环,一是内循环。
两个循环背后,也都可以通过4个基本要素来理解分析之——
政策工具、金融/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供给侧现状、需求侧现状。
简单说,无论外循环还是内循环,在政策积极支持+导向明确,资本市场活跃+流通性正向,产业结构合理,同时需求侧还很旺盛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就能走上一个正循环。
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狂奔式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问题,是过去的模式导致的负债率增加+产能过剩,同时经济发展增量消失,由此带来需求侧萎缩。
而中国经济外循环的问题,本质则是大国博弈+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增加,导致全球对外贸易市场持续洗牌,新的稳定秩序还需要时间来形成。二者,基本都是“结构性调整”。
进一步讲的话,过去几年的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原有政策工具失效;
2)大量外资流出,资本市场活跃性+流通性降低;
3)各行业普遍产能过剩,带来“内卷式竞争”;
4)需求萎缩。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博弈。
因为,随着全球不同国家的政策调整,钱都会自主选择流入不同的地方。
选择让钱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流出,如何既不影响钱的自由流动性,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又不让钱的流入流出对于本地金融、经济市场带来伤害,是特别考验执政+政策水平的事。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推进结构性调整,特别需要认清博弈局势,把握关键博弈时机和节点,先能为自己赢得一个阶段的时间窗口。
在此基础上,先稳定住基本盘,然后再加速推进各种结构性改革。
而今年9月,或许就是一个我们高层眼中等待了很久,具备战略性意义的“关键时机”。
因为,全球范围内对于美联储降息,已经有强烈的预期。
降息一旦启动,开启的就是一个新的周期。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增加,但也会对全球新兴经济体带来利好。
降息开启后,美国在疫情期间印刷的海量美元,会随着利率的降低离开美国,流入新兴经济体。
所以,我们要等这个窗口,来吸纳大量全球范围内的资金。
美联储降息的实质,可能是新一轮全球资产重新配置的时间窗口。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要把握住这个时间窗口,让这些钱进来,也要让他们能呆得住,这样,才能真正给自己在“结构性调整”方面赢得更多的时间窗口。另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很大程度上是要找到新的“发动机”,以及要在计划、市场之间的关键枢纽。
中国的经济体系里,一半是计划经济,一半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系统主要由政府和银行来驱动,市场经济系统主要由外资与民营企业来驱动。过去几十年的发动机和经济发展枢纽,核心是房地产,以及外贸(只不过之前的外贸,大部分是中低附加值型的)。过去几十年,计划系统通过基建投资、产业园招商引资等把货币注入到市场系统,市场系统则把赚取的利润通过房地产、外贸等流回计划系统,中间还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以此形成一个循环。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用了很大力气,强制剥离了整个经济体系对房地产的依赖,也调整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脱虚入实。
小主,
但过程中,房地产这个原有的发动机被干废了,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旧模式之下,只要经济不行了,放水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现在,新模式之下,面对经济的问题,越是放水,反而越是容易扩大通缩危机。
过去是:企业看得见需求,但缺钱;老百姓手里的收入一直在增长,但买东西花销也多,有些东西买起来还挺贵。现在,则变成了:很多企业借钱容易了,但需求和市场看不见了;老百姓们买东西便宜了,但大量老百姓没钱了。
因此,高层需要驱动新的发动机。
而高层要驱动的新发动机,也许是:生物科技和养老大健康,以及高附加值型的外贸。从解题来说,短期问题,是借助新的发动机,把握好时间窗口,让大盘稳定下来,不要持续动荡,也避免通缩危机。中长期问题,则是真正完成换挡和结构性调整,尤其是需要有各种新的需求诞生,也让经济发展和民生可以是正向依存的。
所以,如果留意的话,其实高层的行动是一揽子的,也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布局。
如果只落回到9月的关键动作的话——
7月,三中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