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搞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1701 字 1个月前

他们宁愿直接花钱雇工,也不要这徭役……

这也算是出乎了李轩的预料之外了。

不过这样也好,服徭役这种事,本来就有点不适合事宜了,大唐帝国都开始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了,还玩徭役这种事不妥当。

然而为了防止以后的意外,这徭役法还是需要保持下去,现在不用,不代表以后用不上,万一遇到什么紧急事务的时候,比如说去年的洪涝,官府就不可能采用雇工的方式,必须征用大量的民夫才能够进行相关的庞大工程。

又比如说假如打仗了,这征召民夫还是用以后勤甚至是直接编成军队作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徭役这种事,在封建时代里既然是存在了几千年,自然也是有着它存在的道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徭役法,也是李轩为了以后的义务兵制度进行铺路,如今的大唐帝国是采取的募兵制,虽然说一时半会的,甚至未来很多年来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却不能只靠募兵制打天下。

倘若遇上什么大战了,比如说世界大战之类的,需要进行大范围动员的时候,募兵制就行不通了,得靠义务兵制度支撑。

宣平十六年,对于大唐帝国而言,是一个建设之年,而且还是基础建设的年份!

几乎全国各地都是可以看见大兴土木,进行各种各样的水利设施工程!

各地方衙门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捧着大唐朝报上进行研究,大唐朝报可不仅仅是个普通报纸,它本质上,是帝国的舆论宣传工具,因此上面会刊登大量的政策性文章乃至诏书。

大唐帝国但凡是需要向全天下颁发的诏书,基本都是通过大唐朝报刊发的。

结合官府内部的一些文件,在对比大唐朝报上的文章,这足以让那些官员们掌握帝国政策上的变动,而在官场上,讲究的就是紧跟政策。

圣天子李轩说今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先把水利设施搞好,你当耳边风的话,也别指望升官了!

稍微聪明一点的官员,那都是开始大搞特搞水利设施了,一些地方本来就有防洪抗旱需求的,这不用说的,当地的官员直接就开始搞了,大搞特搞,恨不得把相关的消息一路传递到中央,再传递到圣天子的耳朵里头。

但是对于一些风调雨顺,地形还非常好,没啥防洪抗旱需求的地方怎么办?

直接略过不管,开什么玩笑!

不可能的!

不用防洪,也不用抗旱,还可以搞城市的排水渠嘛,解决街道积水问题,或者还可以搞居民饮用水问题嘛!

什么?你说这些本来就有了,而且还很好!

混账!

还有没有上进心,本来就有,本来就很好,难道你不知道搞的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