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同一个人?

“真的假的?这也太刺激了吧!”

的确刺激,陈盼盼抱着手机,看着那些评论,整个人都懵住了。

安导和传道者是同一个人?

这得多大的心脏才能相信。

……

“所以你觉得不是吴承恩所作,就是因为吴承恩不可能用受篆承恩在玉京,因为重视名字的旧时文人,不会这样漫不经心的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小说中?”

“没错,尤其是‘受篆承恩在玉京’一句,与吴承恩一生不得志的坎坷经历大相径庭,他大约四十岁多岁才赴京选贡,在京受人白眼,心惊凄凉,哪儿来的‘篆’和‘恩’?他不单不会这么写,只怕连读到这类诗句,也要黯然伤神!”

文化讨论会讨论到最后,基本上都聚集到作者到底是谁上面。

而李阳从一开始,直接对准了陈安歌,说出了否吴论,邀请回答的,正是陈安歌。

而李阳的找出的最新理论,就是那句受篆承恩在玉京,其中包含两个点,一是书中多出现承恩二字,比如承恩八戒转山林种种,二就是带了自己的名字,还感恩天子。

这与吴承恩本身的境遇不同。

“射阳集,春秋列传序,西游记。此《西游记》怕不是通俗小说,而是游记。”

“且不说名字,单单是吴承恩生平怀才不遇,受人白眼,心惊凄凉就值得推敲,他的生卒年月究竟几何?可有凭证,可有悼词,可有墓穴!现如今有关吴承恩成岁贡有两说,一说是嘉靖二十九年,一说是嘉靖二十二年,对于他生平境遇也有两说,一说他一直是南京国子监太学生,一说他与南京卖字为生,两者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陈安歌只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说了一下。

李阳微微皱眉,《西游记》本身就是个迷,三大名著里面,只有它的作者非议最大,其他两部作者争论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了,偏偏就西游记一直争论不休!

“《淮安府志》淮贤文目中,明确的记载了吴承恩名下有《西游记》,而且从《禹鼎志》《二郎搜山图歌》的创作可以看出吴承恩是有创作《西游记》可能的。”

李阳是否吴代表,偏偏王戴业是推吴代表,用不着陈安歌多说,王戴业那边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辩论也不知道进行了多久,陈安歌听得耳朵都快出茧子了。

“传道者,你有何看法?”李阳又把冒头对向陈安歌。

“啊,我?”陈安歌指了指自己。

“你能拍摄《西游记》,还能写出《西游杂记》,对《西游记》应该是滚瓜烂熟吧!”

陈安歌点点头:“我是对《西游记》很熟悉,但是……我只对文章熟悉,至于你们的争论……说实在的,对于作者是谁,我没兴趣!”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对作者是谁没兴趣?

“它是吴承恩写的,还是丘处机写的,又或者李春芳,只不过是换个署名,这是你们这些学者喜欢探讨的东西,我只是一个关心内容的人!”

“现如今流传的版本还有三个,文章散漫,甚至语言不一,其中自然有真有假,但真真假假现在根本不重要,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真的早就不知所踪了,流传下来的大都是摹本,但这些摹本也是宝贝。你不能因为它是摹本就说它是假的,《西游记》的三个版本现在最重要的根本不是争个真假,你可以把它们都当成真的,再进行整合,虽说如此一来或许就和以前的《西游记》不同了,但这些东西可都是西游文化。”

“当然,也不是说作者是谁不重要,毕竟作者身处的年代,个人生平是作品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我很钦佩诸位,不过这种事儿,并不是研究的范畴!”

虽说上辈子多了一个朝代,而清的时候《西游记》的作者根本就不是吴承恩,甚至于说那个时候《西游记》根本就没有作者,只是署名某某校。

……

“和安导的合影!”

又是一条博微发了出来,上面还贴出了照片。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照片是在机场照的。

两张了,和之前出现的照片一样,这位博主博微下面也涌入了不少人。

“我的天,这张照片里面那个不是我吗?这……我的天!”

“按照时间顺序来算,这张应该是安导下了飞机照的吧!”

“妈的,我还是不信安导就是传道者!”

“没错,这根本不科学!”

陈安歌人在酒店,网上已经彻底乱了。

尤其是人民社那边用了头条的方式发了信息。

“传道者新书《西游杂记》即将上市!”

合同也刚刚签了,人民社这边就打出这样的横幅,害不害羞,当然不害羞了,即将上市有没什么问题,两个月,甚至快一点一个半月就足够了。

毕竟走正规流程本来就很快,更何况其他书肯定要替这本书让路,而且上面也会替这本书开弯道。

而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立马就上人民社官网开始查信息。

书籍实体出版,作者信息是必须上登的,所以哪怕《西游杂记》还没有上市,也可以从即将上市书籍信息里面看到作者信息。

果然!

传道者:原名陈安歌,作家,曲作家,导演,现居凉城,著作……

后面的根本不用看了,在看到原名陈安歌,作家导演,居凉城之后一切都明了了。

安导的名字就是陈安歌,居住地就是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