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振臂行(7)

黜龙 榴弹怕水 3928 字 1个月前

可哪来的时间,不需要办案子吗?不要修行吗?不要吃饭睡觉的吗?不要应付上上下下的吗?

还是说看书看来的?

但那些官修史书哪本里面的造反内容能信?照着那些史书来造反,怕是连黜龙帮都鼓动不起来吧?

事情似乎又陷入到了某种迷雾中,但出乎意料,比之白日的震动与急躁,李枢心里反而放宽了不少……因为他最起码获知了对方并非全无失误和瑕疵,只能说是抓住了要害大事,有条不紊而已。

当然了,这依然可怕,只是没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了。

又或者,他只是需要一个人来攀谈,让他从白日的震动中走出来。

“其实这些倒也罢了,我这次之所以过来,就是想当面问一问李公。”就在这时,杜才干反而主动开口了。“现在局面那么好,你跟张龙头两个人到底怎么说?龙头,龙头,龙无头自然不行,但也不能双头龙吧?”

李枢张口欲言,却又直接咽了下去,然后想了一想,反而又一时茫然。

说白了,他跟张行两个大龙头不是不想造反,若论造反的动力,俩人绝对是天底下前列的那种,但问题在于,这一次造反,两人却都是赶鸭子上架,属于被局势赶着造反。

所以,他也好,张行也罢,恐怕都没有个长远计划,都是在当一天坊吏敲一天锣,左龙头别笑右龙头,想的也都是等朝廷镇压时,如何从这一波活下来,保存有生力量……谁真想过万一造反成功了怎么分赃?

实际上,若非如此,两个人怎么可能这么坦荡的去维护所谓大局,维护所谓的平衡?不得按照魏道士挑拨的路数先争个狗脑子出来?

但是眼下来看,这张行这么能干,还有徐大郎据说也挺能耐,万一大家伙团结一心,真把局面搞出来,熬过了朝廷的围剿,什么贯通东境真成了怎么说?

真要是从这里一口气贯通东境到登州,大魏不废也废了好不好?

最后一丝人心也要散掉,天底下的豪杰都会奋起的,江东的世族不会再观望,关陇内部的野心家也不会再潜藏的。

到时候,黜龙帮能不能黜龙不知道,此间这些草莽土豪、废物文士,届时都要由蛇化龙的!

李枢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默与犹豫,落在在杜才干那里却感觉是在逃避,故此,后者想了一想,还是忍不住提醒:“李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之前咱们为杨公做事,想的也不过是从龙之功,取那些南衙贵胄而代之吗?可如今杨氏已经没了,又跟大魏不能相容,你到底有没有自立之心?你若是有,我们自然无话可说,尽力助你便是,但该如何应对张龙头;而若是没有,对张龙头又是个怎么样的想法?”

这个问题,彻底把李枢给问懵了。

或者说,把这位关西名门出身的才智之士给逼到了墙角……毕竟,对方是自己的生死之交,是在杨慎案后最值得信任的人,这时候问这种话,怎么他都要给对方一个说法才行。

“我这么说吧。”李枢在黑夜中翻了半个身,小心翼翼,却又诚恳至极。“人不是生下来就想着当皇帝的,便是咱们这些关西人,眼看着曹氏窃国在前,有了榜样,也不是人人都有吾可取而代之的心思……

“譬如杨慎要反,那是因为杨氏本来就是大魏的仲姓,然后当今圣人又是那般模样,所以有了这个心思……

“而我一开始去助杨氏,一个是因为当今圣人因为我一次失仪便压制我,不给我前途;另一个却是杨氏父子看到我有才能却不容于上,所以倾力结交我,我自然感激他们恩情……而到杨慎败亡之前,我是一丁点多余心思都无的。”

“所以,败亡后开始有别样心思了?”杜才干郑重来听,听到此时终于忍不住插了句嘴,并稍作哂笑。

“不错。”李枢直接在榻上坐起身来,语气也愈发郑重。“一个是杨慎的愚蠢,我与他相交是真,此时也视他为至交,却始终不能理解他为何不能用我计策,为何屡屡出昏招……”

“我其实是觉得,杨公当日是有他的为难之处,但……”杜才干犹豫了一下。“但也晓得你的气愤,因为你是谋主,是你主导了一个策略而他不用,所以难免会有心思,觉得此事若是我李枢来做,何至于此?”

“不说这个事情了。”李枢叹气道。“终究不想臧否故人,不过此事,加上后来的流亡生活……这个你就更该懂了……有时候就觉得,自己这样的才能,难道一辈子就要这么废掉了吗?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还要忍气吞声。”

“我自然晓得,而且我知道,你肯定比我难熬十倍。”杜才干也翻身做了起来,就在黑夜中拽住了对方双手,言辞恳切认真。“因为你才能胜我十倍,出身高我十倍,更兼有杨公之败的谋主不用之恨!”

“所以,我便有了自主之心。”李枢继续认真来言。“总觉得还是要拼了命做出一些事情来,而且这个性命不能轻易交给他人!”

“那就是要自立了?”杜才干认真来问。

“真不是……”李枢缓缓摇头。“真没想到那一步……因为造反中自立,不就是要称孤道寡,去争龙夺位吗?我数月前还是个逃亡之人,如何能一下子便想到这一步?说到底,不过是有这个不愿意居人之下的心绪,然后要看局势,要看能不能遇到折服我的人。”

“我懂了。”杜才干握着对方手,压低声音以对。“现在局势还不到那份上,这是很明显的……另一个事情其实也很明显,但我不免还要问一问你,张三郎果真不能折服你?哪里不足?”

“出身太低了,不是一般的低,是太低了,不要说跟我比,跟其他人比都显得低。”李枢有一说一。“而且太年轻了,我这个年纪,要我来向他纳头便拜吗?至于才能,固然出众,甚至极为出众,可到了眼下,也最多说他是个南衙之才,是一个更年轻的张相公……但军略呢?修为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豆子岗那一战不是他打的,是李家四郎,蒲台军也是他从李家四郎手里借来的;至于修为,眼下不过是任督二脉俱开,直指凝丹而已,连我都不如……能让人从修为上服气的人本就不多,天底下无外乎是司马二龙与白三娘两个……他还远远不足。”

“是这个道理。”杜才干认真以对。“除非他能娶了白三娘,并将李四郎给收入羽翼,自然所向无敌……但何其难呢?”

“真要是娶了白三娘,是他做主还是白三娘做主?或者说是白三娘做主还是英国公做主?”李枢失笑摇头道。“真要是李四郎入伙,为何不是出身更高、军略出众、年龄得当的李四郎为主?”

“这倒也是。”杜才干也笑。

二人笑完,李枢方才认真来讲:“眼下说这些还早,我是经历过一次的人,他眼瞅着是个有大局心思的人,双方都该晓得,所谓夹大河济水,贯穿东境这个事情一日不成,争权夺利,便显得可笑。甚至更一步,便是到了那一步,也该小心翼翼……因为我们按此方略,真正来作战的人都是东境河北人,最多加上江淮之众……两个外地人想要争权,外面大魏不倒,西面关陇没有内讧,内里没有极大权威,争这个不是自寻死路吗?”

杜才干想了一想,也是点头,却还是不甘心:“那有没有竭诚团结,不闹纷争解决事情的法门呢?我虽被此人晃了一下,但还是要说,此人才干委实难得,欲成大事,人才为上。”

“我倒是乐意。”李枢笑道。“但就怕他心里也不服,也是一个只能‘以我为主’的人……”言至此处,这位左翼大龙头复又正色起来。“咱们天天说咱们是经历了一回,所以心如铁石。其实仔细想想,人家不也是吗?二征东夷,一个人背着一具尸首回来,我当时便该晓得,人家是带了大决心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