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的建议得到了刘琦和荀攸的一致赞赏和认可。
眼下袁绍最大的隐患不是在前线,而是在后方。
当下,就听刘琦诚恳地问荀谌道:“刘某麾下的卫士署,精于此道,若是要办成这件事,应该花不了多少功夫,但毕竟只是单纯的流言, 恐未必能够坐实此事,有一些冀州和幽州的望族,或许还会心生犹豫,若是这样又该怎么办?”
荀谌拱手言道:“所以,当下还需荀某写书信于冀州望族,相助君侯替袁本初坐实此事, 如此一来则冀州和幽州诸望不再犹豫,则君侯的大事可成。”
刘琦闻言笑了。
他举起酒爵向着荀谌示意:“咱们满饮此爵。”
“请!”
……
刘琦麾下卫士署的卫士们速度非常快, 按照刘琦的吩咐, 他们开始迅速前往河北散布流言。
其实这个流言散布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首先袁绍和曹操在战前本来就是同一阵线,他们两人的亲密程度,比全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要亲近。
虽然曹操在战前所表示的态度,并没有倾向袁绍,但是他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是暗中配合袁绍的,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
袁绍攻打雒阳期间,曹操一直在南线对阵江东的孙坚和淮南的袁术,而这两个人毫无疑问都是袁绍的敌人。
所以就行为上而言,曹操是袁绍的帮凶。
如今曹操偷袭雒阳,导致天子身亡,若说这背后没有袁绍的指挥……反正说破天也没有人信。
可实际上,曹操这一次的举动还真就是跟袁绍没半点关系。
但问题是,卫士署的人再加上荀谌的帮忙,想要将这份本来看起来就很像是袁绍干出来的事扣在曹操的脑袋上, 相对的就非常容易了。
消息传到河北之后, 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河北的一众望族豪强,当初对于袁绍南下侵犯雒阳的举动,本就抱有怀疑态度, 但袁绍在战争前给了他们绝对的保证,而且也说明了在奉迎天子回邺城之后,会给足各地豪强足够的好处,他们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但是现在,天子没奉迎到河北,袁绍还在尸乡屡屡受挫,如今天子又因为曹操而亡,而偏偏所有的舆论风口,都把曹操攻雒阳的事件直接安到了袁绍的脑袋上。
河北望族和豪强若是再支持袁绍南侵,那就是脑子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