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谋取关中蓄大势,上表请赏震许都

可另一方面而言,又有太多人希望看到这一战,究竟谁会取得终胜,曹昂取胜,刘表取胜,这将代表不同的走势。

“此等功勋,操决意向天子举荐吾儿,迁征东将军,领荆州牧!”曹操双手按着短案,语气铿锵有力道。

“另吾儿向天子举荐满宠就任豫州刺史,丁斐就任扬州刺史,乐进领江夏将军,于禁领南郡将军,李整领九江将军,李典领南阳将军,许定领庐江将军,李通领汝南将军,魏延领柴桑将军……”

随着曹操抑扬顿挫的讲述着,荀彧、郭嘉、董昭、荀攸、毛玠、程昱、曹仁、曹洪等一行人流露出各异神色。

“操都一并向天子举荐!!”

在此等态势下,曹操的声音停下。

这态度再明显不过。

“善!!”

“彩!!”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曹仁、曹洪立时起身喝道,他们用各自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小主,

曹操嘴角微扬。

在一些事情上,还是要看自家人。

不过曹操想的最多的,不是眼前的曹仁、曹洪,而是远在襄阳的曹昂,想通一些事的曹操,今下就在想一件事。

这竖子还能给他什么惊喜?

征服荆南?

攻破江东?

夺取交州?

甚至是益州……

尽管曹操知道,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将上述之事做到,绝对是不可能的,但若有朝一日,待他击败袁绍之际,他的儿子能给他一个大惊喜,那天下将会是怎样的?

他曹孟德之名必将威震天下!

“主公,此事是否要再商榷下?”而在此等态势下,荀彧却起身道:“子修就任荆州牧,迁征东将军,这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子修凭此大功,若朝廷没有表示,则天下必然不服。”

“可子修所举满伯宁为豫州刺史,还举荐一应武将领驻防将军,此事关系太大,恐将引来非议与震动啊。”

在这件事上,荀彧是有想法的。

这不是荀彧要跟曹操站在对立面上,而是站在曹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毕竟许都的一些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他们是没兵,可他们有权,尽管不多,但也是有的,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出身与名望,这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所处的位置不同了,考虑事情的角度就会不同。

今下的曹操,早就不是割据一方的地方诸侯了,而是入主中枢的当朝司空,这所代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或许在先前,有太多人不看好曹操,甚至是算计与掣肘曹操,可随着袁术、吕布、刘表的相继倾覆,江淮、徐州、荆北诸地皆被曹操实控起来,这让曹操的声威得到极大增长。

“谁敢不服!?”

荀彧话音刚落,曹洪瞪眼喝道:“站出来,叫某瞧瞧!”

“哼!!”

曹仁冷哼一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二人站出来表态,叫荀彧眉头微蹙,荀彧如何不知二人是何意,但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在这件事上,袁绍会怎样想。

如果因为这些变动,导致曹袁之战提前爆发,这对于曹操是没有好处的。

是。

曹操是夺占不少地盘,可有不少地域,那都是久经战乱的,不是说拿下了,就能叫其发挥应有作用啊。

别人或许不用考虑这些,但荀彧必须要考虑!

更何况与袁绍势力接壤之地,有不少地域是不太平的。

“荀令君之意,操知。”

在看到荀彧准备说什么时,曹操却摆手打断道:“但此事我意已决,吾儿乃当朝冠军侯,为天子征讨不臣,所奏之事,无不表明对汉室之心,倘若此事,我都没有自己的态度,那寒的是吾儿之心!”

荀彧沉默了,心里轻叹一声。

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再看向曹操时,荀彧的眼神有些复杂,今下的荀彧,在思虑这件事发生后,袁绍到底是何等态度。

毕竟公孙瓒已被袁绍领军倾覆掉。

相较于荀彧所想,其实在堂内的郭嘉、董昭、荀攸等一行人,其实也都有各自所想,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都表现的极其默契,不发声,而在他们之中,又有很多是认可曹操的作为的。

不管形势怎样,有件事无法更改。

即作为嫡长的曹昂,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其所领的势力与兵马,比之一些诸侯势力都要强不少,这样的存在,如果没有其该有的位置,那是不好的。

“他袁绍之子能领州牧,我曹孟德之子为何就不能?”在众人思绪万千之际,曹操缓缓起身,神情骄傲道:“我知一些人担心袁绍知晓我军之变,会生出什么想法,呵呵,我曹孟德何时惧过他袁本初!!!”

言罢,曹操一甩袍袖,昂首朝堂外走去。

一直沉默的典韦、许褚见状,挎刀紧随在曹操身后而去,独留下一众人待在此间,但所有人都清楚一点,有些事既然无法避免,那就直面好了。

这就是曹操的态度!!

……

求五星好评,求打赏,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