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汉在一旁也吃惊不小,对李恪道:“王爷!这是烧制的?不是用天然水晶打磨的?”
“瞧你们两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你们好歹也算是鲁班的后人!别大惊小怪的,就这本王都看不上,此次叫你们来是他们这些窑匠实在是没办法了,你们先看看这烧制过程,给参谋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动改动!你们先看着,本王就陪你们了,本王先去军营中商量点事,有了结果让人通知本王就行!”,说完李恪也没管他俩什么表情直接就转身就走。
到了营帐后李恪命人将在军营中的李辰,尉迟宝琪等小将喊了过来,询问了一些近期的情况。
张老汉和王老汉二人见李恪走后,趁着窑炉升温的时候就与那窑匠攀谈了起来,这窑匠姓孙名岩,也是一个善于交谈的人,经过了解才知道正月的时候他们在这建了窑厂,先是单一的烧制细沙,后来挑选了烧的好的一种沙子为基础,又加了好多东西一一的,两两的,三三的,然后就是选出烧制好的再调整配比,再然后……
听着孙岩的叙述,两位老汉也感同身受,这一听就是李恪的标准的试验改良方法,因为当时小全子,自己的儿子们都没少因为听到改良而颤抖,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证明了都是自己人,要不王爷也不会轻易地传授这种经验!
将近两个时辰的闲谈等待后,这一窑终于出来了,只见几个窑匠用铁勺子接着从窑炉里舀出来黏糊糊,红彤彤似水非水的东西放到了一个一个圆形模子里,然后等不红的时候,倒出来放进一个铁盘中开始摇晃筛圆。在等一会儿温度下来后,一个个的圆珠就变成了浅绿色晶莹好看的琉璃珠。
“二位老人家,你们看看吧,这就是整个的烧制过程,王爷说应该还能烧制的更透明一些,甚至没什么颜色都没有,我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你们给琢磨琢磨!”
张老汉摸着胡须沉思片刻后道:“孙师傅,俺觉着这烧制的温度或许还有文章可做。”
王老汉也点头附和:“是啊,不同的温度下材料融合程度不同,我们打铁时有时也是提高点温度,有时也得降点温度,这烧窑也许更高或者更低些的温度能达到王爷的要求。”
孙岩听了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新思路,之前一直专注于材料配比,未曾好好探究温度的影响。不过温度再升高一时半会不好弄了,要不先降低一下试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