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军,这是某的族弟,骄纵惯了,将军见谅。”
正当徐二营上官彪拱手行礼,给秦寄道歉之际,
树下人群起哄了,他们要求徐州大将上官弘出战。
“上官弘……上官弘……”
“上官将军,灭了这孙子的气焰,太嚣张了。”
……
人群里,你推我挤,这可轮不到上官弘同不同意,
徐州骑兵大将莫名其妙的,就被按到了木凳上。
眼前是一个沙盘,最近天气好,辅兵给抬出来的。
对面是个身着武川制式甲胄的执戟郎中,
执的长槊早已不知所踪,此刻小眼睛笑的很猥琐。
上官弘作为降将,一直小心翼翼,
可随着在楚营越来越久,他们除了身份尴尬,其实跟二线主力待遇差不多。
“众人所推,盛情难却,弘便得罪了。”
“上官将军,久闻大名,赵王多次说过,清水河之战,上官将军打的漂亮。”
“哈哈……“闻听此言,上官弘悻悻一笑,”些许往事,别再提了。”
又是一场中原大战开始了。
上官弘此刻代表楚军,他拥有北线二十余万大军,南线十二万兵马,后勤粮草还算充足,
楚军兵威正盛,一路所向无敌,几乎是横扫之势。
唯一的问题,就是铺开的战场有点大。
前前后后,整个楚军东征覆盖的州郡,差不多有几千里。
且大多都是生地,这里宗族、村老、百姓都不熟悉,算的上是异地作战。
而上官弘唯一的问题,却成了周言利用的支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场之上,双方针尖对麦芒,
周言不停地丢失地盘,但却一步步将楚军拉入泥潭。
尤其是楚军宗族兵问题爆发后,整体战力大幅降低,
徐州郡中的几万兵马发动反击,楚军战线急速衰退。
随着疆场无敌的威名消失,不停有中原的庄堡反叛。
楚军损兵折将,颜面尽失,仅仅只剩几万本部残军,退回阳城。
高坡营房,老树之下,拥挤的人群里。
上官弘下手的速度越来越慢,思考的时间越来越长。
最终,上官弘一声叹息,投旗认输。
“可以啊,营兵周言,厉害啊!”
“哈哈……还有谁?就特么还有谁?”
人群沸腾了,几个武川镇子弟觉得倍有面子,替大孝子摇旗呐喊。
众多旅官将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摇头不语。
这个执戟郎中周言确实有两把刷子,算的上兵家高手。
前方是大孝子正在嚣张嘚瑟,他没注意到,
人群后面,一个身高八尺,身覆山文精甲的楚将,也在默默观看。
这场战争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望着沙盘上的一面面小旗,
人群后面,周云就好像开了上帝视角,俯瞰的几千里中原的山川河流。
王台村之战后,楚军获得了绝对的战场优势,
宋国跟东楚基本是苟延残喘,坚持不了多久。
可坚持不了多久,并不代表马上失败,
就连徐州郡城,也还有一万多上官虎嫡系在,且粮草充足,敢于血战。
他们野战打不过,确实出不来,
但楚军要想进城,也是不容易的事。
东楚都还算有抵抗力,更不用说在登封大营,
宋国依旧有十几万野战军,北线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