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卧龙周云

楚兵 一代神坑 1905 字 5天前

他们理直气壮,认为这是他们的本事。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本加厉,

连边关、边境该有的一点点微薄利益,都不愿意保障。

多少边郡子弟,军饷长年拖欠,兵甲数年未换。

但中原豪族,比的是扬州瘦马,比的是府邸宅院,比的是高官权势。

说着仁义道德的圣人之言,干的全是污秽不堪之事。

“周云,只有我李崇景一个人这样干嘛?我祖上难道不是清官?我李氏三代丞相,为国为民!”

“最后呢?替皇帝背黑锅,险些灭族啊……”

说到这里,李崇景泪流满面,祖父的悲惨,他亲眼所见。

在他年少时,家道中落,一个窝窝头,还要跟母亲分着吃。

李崇景痛苦的全身颤抖,他就像个受尽冤屈的老人,

下巴打颤,涕泪交加,崩溃的哀嚎。

“啊啊……啊啊啊!我不想当好官嘛?我为了当好官,连人伦……都被他们废了呀!”

“腐朽的是整个大楚王朝,是千千万万的士大夫、门阀、豪族,李崇景不干,有赵崇景干。”

“既然一定要有奢靡恶人,为什么不能是我李崇景?”

李崇景哭诉自己的一生,从聪慧好学,到官拜郡守。

一切的一切,周云在洛阳城南令当师爷时,看过太多这种故事。

高坡营地,老树旁边。

很多武川兵卒别过头去,他们不愿意看一位老者哭丧。

年少时,有几个朗朗才子,不是心怀正义,立志天下呢?

可现实,往往会给这些人沉重一击。

在李娘子担忧的目光中,大楚赵王起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负手而行,来到坡地边缘,眺望远方大楚江山,

河南平原,大楚腹地,耕地共长天齐平,一望无际。

上苍庇佑了楚人,华夏大地,得天独厚。

东征大军驻扎,带来了秩序,也带了军用货单。

东口县迅速繁荣,渡口码头,人流涌动,到处在搭建新的房屋。

这就是中原!拥有无与伦比的恢复能力。

膏腴之地连万里,黄河一郡抵北疆!

周云清楚,李崇景之事,每个王朝都会发生,

任何一个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

都会出现,中原官僚奢靡成风,边关将军苦无军饷。

当一个势力统一江山后,王朝大定,地处膏腴之地的中土官员,会率先享受到江山的富贵。

而边关军事集团,远离中枢,这使得他们的声音被淹没了。

因为各种原因,边关会渐渐陷入穷困。

长期以往,边关宗族跟中原豪族,不论心理上还是文化上,都会渐行渐远。

中原高官看不见边地的困苦,当然,也有可能视而不见。

他们为了自身权势,互相联姻,盘根错节,企图永久霸占高位。

随着时间推移,豪族官僚日益腐化国家,

他们将遵纪守法,循规蹈矩之人,说成不知变通。

将偷奸耍滑、溜须拍马之人,变为懂得人情世故。

这种情况,让大楚底层出现了逆淘汰,

长于技艺、短于奉承的骨干人物,越来越少,大楚官僚效率越来越低。

一阵大风,带起尘土,

十二面赵王仪仗,随风飘摇。

某一刻,周云洪亮的朗朗之言,在高坡营房响起。

“李崇景!并不是做的人多了,错的事情就会变成对的。”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本王清楚,有些事很难,但大楚从不缺乏敢做之人!”

“哈哈……”李崇景跪伏在地,他笑了,笑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