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带明琴和其同伴第三次来看望,小苇的实验室已正式启用,享用了丰盛的午饭后,三个姑娘抹起了眼泪。
尤其是碧玉,严重后悔没跟着来:“都是我爸妈老脑筋,现在他们那边每天三顿喝稀粥。”
明琴说:“城郊算好的,听说乡下不少食堂都断了顿呢。”
组长是个中年知识分子,很不理解:“大食堂断顿了,农民吃啥?”
明琴解释:“把剩余的一点点粮分到各家各户,让他们自行解决。”
一个矮技工说:“快秋收了,再坚持几天,应该会好转。”
小苇看看面容憔悴的三个姑娘,终于咬着牙对桂秀说:“你安排一下,我要回一趟乡下。”
碧玉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两眼放光:“我跟你一起回。”
小苇摇头:“碧玉去叫一个可靠的,力气大的男同学。明晚跟我走。你们三个好好在家等着。”
这次,又拉回来五六百斤花生和黄豆,吩咐明琴和碧玉,尽力控制好接济力度,一定要坚持到寒假。
想到好久没和二流子较劲了,干脆主动出击,让人分两次偷偷送了百十斤去。
又暗暗吩咐碧玉,尽量避开明琴她们,和这个可靠的同学尽快运到她家藏好,最多留百十斤,分完了再拉回点,循序渐进。
自己只带了二三十斤回农场。因为有四人出差,十个人的粮油计划,六个人吃绰绰有余。
隔天,又动用农场的拖拉机,把缝纫设备和剩余的材料运到了实验室。
快换季了,衣服得做。
年轻没负担,吃光用光,身心舒畅。
拉粮回来也就个把星期,明琴突然骑小苇的车来报告:“接济的事被发现了,很多学生在声讨,要我们拿出来平均分配,无偿调拨呢。”
小苇愣住:“新生还是老生?”
“都是新生,要学校处理呢。”
“学校怎么说?”
“碧玉带人在理论,学校还没拿出决定。”
小苇叹道:“如果学校硬要把粮食无偿收缴,告诉碧玉不要阻止,随他们搬去。我再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