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赵裕归乡记(六)

其实方默这一招,与其说是瞄准的自家太平道治下的百姓,倒不如说是一记阳谋。

虽然现在是大冬天,暂时无法种地,但是很多百姓还是愿意相信太平道,不惜千里迢迢的前往太平道治下。

毕竟之前前往扬州,实在是路途遥远。

可如今太平道占据八州之地,与剩余的州郡都有接壤。

如今距离又不足几百里。

自然足够吸引人。

其他诸侯又能怎么办呢?

实际上,就算是之前实力最强的董卓治下的长安,此时此刻也仅仅只剩下了不到百万人。

而董卓手中的军队,更是萎缩到了不足10万人。

实际上,此时的大汉朝廷,已经和董卓彻底和解。

双方都已经开始合作了。

没办法,方默要废除帝制。

而清君侧,又是一开始方默打出来的口号。

而且以董卓的情况,也不允许他退缩。

毕竟眼看着太平道稳扎稳打,就是一副不消灭你不罢休的架势。

不论是汉庭,还是董卓,都不可能再内斗了。

所以两者结合,也就成了必然。

随着迁徙悬赏令出现,一批百姓终于出现在了兖州。

其中的一百人,就被分配到了赵家村的原址上。

出乎预料的是,其中竟然还有着赵家村的村民。

原来这些就是当初被袁术强行掳走的赵家村村民。

只不过因为后来袁绍投降,袁术残部逃亡幽州。

这些人趁乱成了野人。

后来太平道宣布迁徙悬赏令之后。

这些人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回到了赵家村。

这些人大多都是三、四十岁的汉子。

不过论辈分,全村没有一个比赵裕高的。

所以赵裕成为村长,倒算是众望所归。

如今的赵家村,“赵姓”的确是大姓。

但却只有18人。

剩余的82人,基本上什么姓都有。

不过因为村子里人口最多的姓还是“赵”,所以最后仍旧是赵家村。

不过这一次的赵姓里,真正属于赵家村“老”人的,算赵裕在内,也就七户。

剩余的,都是其他赵姓。

不过赵家村,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如今,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赵裕不敢大意,先请村民将已经荒芜的荒地中的杂物除去。

然后让人拿出塑料大棚开始修建起了塑料大棚。

等到塑料大棚修建完成之后,请香火使施展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