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攻占曼图亚要塞(劝降条件)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2008 字 3个月前

但在奥地利这边,军官的位置都被清一色的世袭贵族或军官世家把持,平民士兵的最高军衔就是上士或军士长。如果没有皇帝特批,即便是立下了盖世奇功,也不可能晋升军官。

当然,对于那些不愿意与泥腿子们一同待在战俘营的奥军军官,可以借助赎金重获自由,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这其中,步兵少尉的自赎价,起步为1000塔勒(塔勒与法郎之间比值为1:2,约2000法郎);上尉2000塔勒;少校3000塔勒,上校9000塔勒;少将2万塔勒(折合4万法郎),至于艾赫勒伯爵。这位奥地利中将就需要6万塔勒的自赎金(12万法郎)。

另外,家中殷实的骑兵军官与炮兵军官,他们的自赎金将上浮15%-20%。

说明一点,塔勒“thaler”一词,是银币类型“约阿希姆斯塔勒尔”的简称,这种货币是亚希莫夫在1518年最早开始锻造。

其前身就是在欧洲已经广泛使用的大银币,塔勒式的大银币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期。

小主,

由于德意志长期处于事实上的分裂,其主要的银制货币,塔勒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主要有帝国塔勒、协议塔勒与王冠塔勒。

但在实际商品流通中,各个诸侯们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接受帝国议会的货币协议,时不时的制造大批本国塔勒,比如说,巴登塔勒,魏玛塔勒与巴伐利亚塔勒,等等。

这些千奇百怪的塔勒银币,不仅含银量极不稳定,更是方便了走私商人们的私自铸币行为。

从金融战略的角度考虑,安德鲁将与普鲁士关系密切的“协议塔勒”作为德意志塔勒来使用,并强行规定2法郎等于1塔勒。

自赎金的标准,基本都是依照奥地利贵族的收入标准拟定的,虽然有点不讲武德的漫天要价,被俘军官的家眷能咬咬牙,卖出旗下的部分田地或是祖传的珠宝首饰什么的,还是能勉强凑齐的。

从另外一方面,法国人开具了这份自赎清单,也意味着奥军官兵的生命有了保障。

既然千里之外的维也纳统治者,已不可能再度派出援军,为曼图亚解围。尽管城中粮食弹药还算充足,但最多也只能支撑半年时间,这还是建立在城外4万多法国-军队围而不攻的前提之下。

如今法兰西执政官和他的近卫师团都来到了曼图亚督战,显然是要彻底占领之。包括曼图亚总督艾赫勒伯爵在内,所有的奥地利人都知道,陷落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既然战败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那么先保住小命要紧。至于打仗什么的,还是能免就免了吧。

按照法国人那种卑鄙无耻的算计公式,但凡战斗一开始,即便侥幸不战死,军官们又要增添20%-100%不等的自赎金,着实让人心痛不已。

尽管曼图亚总督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法兰西执政官的劝降使节,但从10月10日开始,曼图亚城中就出现了私下投降的士兵。

一开始,这些向法国人投降的士兵,大都属于为钱谋生的德意志雇佣兵,人数并不多,总数也不过七八百人。

显然,艾赫勒伯爵深知这种背叛行为堪比瘟疫,会迅速蔓延到全军,令城中官兵最终丧失抵抗。随即,要塞总督就授权宪兵队可以逮捕,枪毙一切不服从军令的逃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