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明末乱世,内忧外患

李自成则被洪承畴和孙传庭击溃,只剩了十八人逃到了商洛山躲藏起来。

农民军大起义暂时陷入了低潮。

面对如此绝境,却仍说低潮只是暂时的,是因为大明广大的穷苦百姓饱受剥削食不果腹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反而越发严重了。

杨嗣昌增加军饷的那二百八十万两,多数是“三饷”中的剿饷,是对穷苦百姓们加税,从他们仅剩的救命钱粮中强征出来的。

如此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反而加剧了明朝的恶疾。

起义军不管被消灭多少,也一定会在这一点就燃的干柴中掀起燎原之势。

就算李自成、张献忠都被剿灭,被逼到死路的百姓中也一定会出现王自成、刘自成、赵自成重新带来百姓们起来反抗。

这便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滚滚洪流。

1638年八月,皇太极以十四弟多尔衮为为主将,绕道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和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直下济南掠夺人畜四十六万。

卢象升临危受命抗敌,但因与杨嗣昌、高起潜等主和派政见不合,在诸多方面受到掣肘,军费、兵力皆严重不足。

卢象升名义上总督天下援军,实际却只有五千兵马可用,且粮草供应被切断,只能靠民间百姓自发捐助。

最终卢象升不敌,失去所有希望的他不肯突围苟活。

跃马冲入清军阵中,左胸先中一箭,拔箭挥刀再战,后腰又中一箭,仍奋战不止,最终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可就是这样明知以弱势兵力对敌必然会死,也仍然为国奋战到死的忠义大将,崇祯却听信杨嗣昌对卢象升用兵无能的诬告,拒绝对其抚恤。

直到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卢象升才得到迟来的理应属于他的谥号,“忠烈”。

清军大掠撤军后,孙传庭和洪承畴被调往辽东。

国内的起义军再次得到喘息和发展机会。

1639年,张献忠反叛明朝再度起兵造反,但被明将左良玉击败,被迫转战至四川。

蛰伏山中的李自成也卷土重来,经湖北进入河南,军队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喊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也就是起义军口中传唱的“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