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有一个士兵骑马来报,“宁远伯,前方探马来报,坡州城的倭寇弃城了。”
“坡州的倭寇也弃城了。”李成梁并没有感到惊讶,“看起来,倭寇是打算在汉城与我军动手。”
“也好,倭寇全都聚在汉城,也省的我军再去一个个的费力攻城。”
“昨日傍晚,进攻江原道的襄城伯派人送来军报,我军已经收复江原道大部。”
“如今,朝鲜的平壤、开城二都,平安、咸镜、黄海、江原四道以及部分京畿道,皆在我军手中。”
“汉城一战,怕是倭寇将殊死一搏。”
“再向南的忠清、全罗、庆尚三道,与倭寇本土隔海相望,倭寇的船只不断往返,我大明的水师也要参战了。”
“李如松。”
李如松知道自己的父亲要下军令了,“末将在。”
“等杨元他们搜城结束后,你带他们前往坡州城,以坡州为前站,为我大军收复汉城做准备,并伺机探查汉城的情况。”
“末将领命。”
“切记,不要轻敌冒进,也不要以身犯险。”
这是将军对部下的命令,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叮嘱。
“末将明白。”
汉城中,倭寇的总指挥官宇喜多秀家,正在与一众倭寇头子,商议如何应对明军。
宇喜多秀家愁眉不展,自开战以来,面对朝鲜军队,屡战屡胜,朝鲜三都八道,尽皆落于己方之手。
可面对明军,却是屡战屡败,二都五道,已被明军夺去。
虽然前番毛利辉元建议,依托汉城强大的防御体系,与明军决战。宇喜多秀家也是同意这个方案。
然而,前方战事不利,失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宇喜多秀家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还很短练,面对这种局势,他多多少少是有点心神不宁。
“最近的军报,都送到了诸位那里,眼下我军的处境如何,诸位想必也都知道。”
“明军很快就要抵达开城。开城是朝鲜的三都之一,更是京畿道的北部重镇。开城再向南,可就是我们脚下的汉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留守全罗等地的,其余的军团长都在,那咱们就商议商议,下一步,是战?还是守?”
“若战,如何战?若守,又当如何守?”
毛利辉元最先开口,“总大将,属下认为,应当战。”
“明军自辽东一路到汉城,千里之遥,长途跋涉,又有朝鲜人拖后腿,必然是军疲马乏,实力大打折扣。”
“我军重兵云集于汉城,粮草充沛,军械充足,以逸待劳,焉有不胜之理?”
“退一万来说,就算是我军偶有失利,战事不顺,我军也可以退守汉城。”
“凭借汉城之坚,我军亦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