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分化之道,逆生三重的弊端

“十月之中,一月成胞,二月成胎,胎胞形成,承载性命衍化。”

“性命二者中,以性摄命,故此之后,三月生灵,四月生魂,五月生魄。”

随着左若童的诉说,在二人面前的那抹灵光逐渐分化,好似一朵火焰,在冥冥的虚无中绽放着灵性的光彩。

这抹灵光虽然璀璨,但却显得过于虚无缥缈。

“至此,【性】的初步衍化已经完成,接下来便是【命】之诞生。”

左若童严肃的看着面前的这抹灵光,神色认真、言语淡然,好似一位无情无欲的造物之主,正在完善自己的作品。

而他的作品,也伴随着那敕令一般的言辞,缓缓演变。

“六月生机灵验,七月体成身满,此时【命】的初步衍化也已完成。”

虚无中那抹虚幻的灵光闪烁,流光溢彩间,好似有一盏灯烛衍化而出。

这盏灯烛承负着那抹如同火焰般虚幻飘渺的灵光,一时间灯火相接,方才虚无缥缈的灵光也有了显化的依凭,变得更加璀璨绚烂。

左若童那无喜无悲的声音接着响起,诉说着自己身为造物主般的指令。

“八月魂魄运转、魂魄动而生神,九月神外动而生性,十月性化而生识。”

灯烛和火焰的联系随着左若童的话语变得更加密切,灵光燃烛,烛燃灵光,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恍惚之间,象征着性命的火焰和灯烛化为了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分割,互相依凭,成为了一架真正的灯盏。

吕谦静默地看着左若童演法,对方借助道藏经文中的“灯盏之说”,演示了性命分化的过程。

从古至今,因为性命二者的抽象属性,关于性命的论断纷繁复杂。

何为性、何为命,并没有一个足够具体的定义,但却有不少抽象的比喻,“灯盏之说”便是如此。

完整的灯盏,不仅要有蜡烛,还要有火焰,二者齐聚,方能发出光亮,赋予灯盏真实的存在意义。

左若童看着面前的灯盏,灯盏的火焰跳动,璀璨的光影倒映在那双淡白虚化的眸子中,但他的话语却并未停息,接着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