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又一场家宴

且隋 玄武季 2695 字 2个月前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高登,竟然将整段后汉书中关于华佗五禽戏的文字,全部背诵了出来。

这家伙,真有过目不忘之能,还是平素就好这些?

不想,旁边正在专注听着二人讨论的温璇,也插话过来。

“可惜,华佗的着作都亡佚了。现在关于五禽戏的记载,都是别人所述所录。”

“咦,这你也知道?”

阿布惊奇地朝自己媳妇说道。

“你说呢?我知道的肯定比你多!”

对于媳妇的傲娇,阿布只能选择退让。

不过他知道,这小丫头的确是博览群书、记忆和见识非凡。

“现在,关于五禽戏有详细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哦,真的?”

阿布还真不了解五禽戏的详细情况。

就连高登,也被温璇的话吸引了兴趣。

其他人,也都笑嘻嘻地看着温璇肆意卖弄。

“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

“……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好长的一段话。

这么大段的文字,温璇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随口流利背出。

阿布不由惊叹,这媳妇儿,恐怕是自己又碰见的一个移动藏书馆!

其实,古代人书籍获取不易,又没有随身便携的电子存储设备,可不就是全靠着脑袋记忆典章文字?

这脑子吧,越用越灵光。

不用少用,就越来越蠢,越来越笨!

“可惜,这五禽戏现在流传不广了,据说只在其家乡还多有人承传研习。”

高登惋惜的说道。

“是啊,不仅这五禽戏,华佗的好多医术着作,也消散无踪,真是太可惜了哦!”

阿布每次想到华佗的遭遇,就感叹历史的残酷。

就像秦亡时,霸王项羽的一把大火,就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藏书,付之一炬。

前代先贤心血,大多毁于一旦。

那个时刻,绝对是中华文明遭受的一次最大浩劫。

阿布重生,虽有可能发展、发明不出前世电子存储技术,但他也得竭尽所能保护文明成果。

他有一个浩大计划,就是穷其一生,翻印、收藏世界上所有可见古籍、文献、壁画、文字符号、说唱史诗……

将之多做备份、多处珍藏。

即使有一天,某些文明遭遇了不可逆的天灾人祸,但通过读书馆藏,也能给世界文明,留下一抹星火。

“我有一愿,可以花费这一生去做。”

“什么啊?快说说。”

在座的人,一下子被他的话题所吸引。

温璇也眼巴巴地追着问。

“我想建一座全天下最大的藏书馆!”

“全天下最大的藏书馆?”

大家惊问。

“是,天下之学问,尽收藏于一处坚固隐秘之所,然后再多多复制传播,到处建设读书馆,让文明之火广而散之,播布四方!”

“好啊,这是大好事,真好!”

“那得花多大的功夫、财力去做啊?”

“功在千秋,利在后人,是大惠天下之举啊!”

“我愿意参加进来,和你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也愿意!”

“我可以捐出我家收藏的一部分书籍出来……”

……

这一帮有共同爱好的人们,一时之间热情高涨,纷纷为阿布出谋划策。

饭桌上,好不热闹。

古代,也有读书之居和藏书机构。

周代的藏书机构,叫“藏室”。

而《史记》中记载,老子李耳聃,就担任过周代的“守藏室之史”。

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着书甚多,各诸侯国的藏书之处,称为“府”或“藏”。

西汉初年,刘邦集秦朝官方所藏图书,建立了第一所“国家图书馆”——石渠阁。后来,又建立了天禄阁,专门收藏各地文献图书。

武帝时,宫廷内外,藏书之所遍布。

东汉时,朝廷设有最大的“图书馆”——兰台。

魏晋时代,社会动乱,但图书搜集、整理仍有推进。

魏秘书郎郑默,编出了《中经》(国家藏书目录),开创了图书分类上的“四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