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白提前收拾好家当,拿起粮袋装了六十斤糙米,老百姓们秋末收粮,那自然官府也要收粮,国家的地岂是让农民白白用的。
根据大秦帝国的纳粮制度,每家每户每个秋末前都要上交公粮四十斤,但因为可能准备攻伐魏国,所以征粮比往年多二十斤。
违者一家老小不论身份年龄全部服役两个月,大大提升国家生产力。
原本李幼白可直接寻户部衙门相熟胥吏打个口风走后门,不过几日闭门修炼下来闷得慌,于是便打消主意,跟着其他百姓往户部衙门口凑过去排队交公粮。
交粮也是很讲究的,不同时间点分开不同的村户,在收钱收粮方面官老爷绝对不会出错。
今天除了裕丰县坊市内的老百姓以外还有郊外小村子的农民,李幼白走到户部衙门的时候,外头早已人山人海排起了好多条长龙。
随着时间流逝,骚乱声不绝于耳,跟随走在交粮的队伍里,李幼白也不好探头探脑地往前看。
好不容易等到她,由于容貌,她戴着面纱,记名胥吏正想呵斥,旁边走来一官差一脚踹他身上,随后眯起眼笑着走过来喊人帮李幼白抬米上秤。
“哟,李掌柜,好长一段时间不见您出来走动了,怎的不走后堂?”
李幼白戴着面纱后的粉唇勾笑,低眉道:“小女子早已不是掌柜了,留在家中休息又气闷,想着交粮刚好出来走走。”
“行,您慢着,我这边还做差呢。”这名搭话的官差拍拍算秤的同僚后瞪了记名胥吏一眼,快步走到另一处监督去了。
刚刚还趾高气昂的胥吏在听到李幼白的名号后,整个人都乖了不少,谦卑的记下姓名,此时算秤的官吏道:“六十斤糙米准秤,过!下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幼白在名册上按下手印,没与人细聊转身就走了,恰好碰上站在人群外皱着眉头的沈炼,对方并未看她,而是直视某个方向。
另一个交粮的木棚下已经引起骚乱,李幼白走到沈炼旁边后顺着对方目光看过去,就见是个交粮的汉子与官差发生了争执,旁边不少百姓敢怒不敢言,皆是怒目圆瞪。
“冯三交粮五十斤!准秤,欠米十斤!下一个!”
称粮官差细看秤杆后大声宣告,正欲叫来下一个,刚刚交粮的汉子拉着儿子的小手焦急道:“老爷!不对吧,我这米袋刚好能装六十斤米,一两一钱都没少啊,怎的缺了十斤!”
冯三的话出来,后边排队或者刚刚已经吃亏的农民都齐刷刷看向木棚下的官差们,见状,户部衙门管事的师爷将手里茶杯放下走出木棚。
“嚷嚷什么?嚷嚷什么!”师爷不耐烦的大声厉喝,然后细细打量冯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