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带着几个佃户,走过山冲看到他们,跑过来跪下说:“老爷取经回来了,功德圆满,啷个不到我家去,在这儿折腾这些经书呢?快点儿,快点儿到我家去。”行者说:“等把经书晒干了就去。”陈澄又问:“老爷的经书、衣服啷个湿了呢?”三藏说:“以前多亏白鼋驮我们过河西,今年又承蒙它驮我们到河东。快到岸的时候,它问以前拜托我问佛祖它寿命的事,我本来就没问,它就钻到水里去了,所以打湿了。”然后又把前前后后的事详细说了一遍。陈澄很诚恳地邀请,三藏没办法,就收拾经卷。没想到石头把《佛本行经》粘住了几卷,把经的末尾弄破了,所以到现在《佛本行经》都不完整,晒经石上还有字迹。三藏后悔地说:“是我们粗心了,没照顾好!”行者笑着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天地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这经书本来是全的,现在弄破了,是符合这种不完美的奥妙,哪里是人的能力能改变的呢!”师徒们收拾好后,就和陈澄一起去庄上。
那庄上的人,一个传十个,十个传百个,百个传千个,不管老的小的,都来迎接看望。陈清听说了,就在门前摆上香案迎接,还安排鼓乐吹打。不一会儿,唐僧师徒到了,就迎进去,陈清带着全家人都出来拜见,感谢以前救女儿的恩情,然后让人上茶摆斋饭。三藏自从吃了佛祖那儿的仙品佳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后,完全不想吃凡间的食物。两位老人苦苦劝说,没办法,他就稍微吃了点儿。孙大圣本来就不吃人间烟火做的食物,也说:“够了。”沙僧也不怎么吃,八戒也不像以前那样吃了,放下碗。行者说:“呆子,你也不吃了?”八戒说:“不晓得啷个回事,脾胃一下子就不好了。”于是就把斋饭撤了,然后问取经的事。三藏又把先到玉真观洗澡,凌云渡脱胎,到雷音寺拜见如来,在珍楼被招待吃饭,宝阁传经,开始被两位尊者索要东西没给就传了无字经,后来又去求如来,才得到一藏之数的经书,还有白鼋钻水、阴魔来抢经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然后就想告别。
那两位老人全家,哪里肯放他们走,还说:“以前承蒙你们救了我们的儿女,大恩大德没办法报答,已经建了一座院子,叫救生寺,专门供奉香火,不会断的。”又把以前代替祭祀的儿女陈关保、一秤金叫出来磕头感谢,又请他们到寺里去看。三藏把经包放在他家堂前,给他家念了一卷《宝常经》。后来到了寺里,只见陈家又在这儿准备了饭菜。还没坐下,又有人来请;还没动筷子,又有人来请,不停地来,争着请他们。三藏都不敢推辞,稍微表示了一下。只见那座寺修得很漂亮:
“山门红得粉粉嫩嫩的,多亏了施主的功劳。一座楼台就这样立起来了,两边的廊房现在也兴旺起来了。朱红色的隔扇,七宝玲珑。香气飘到云霄,清光洒满太空。几株嫩柏还要浇水,好多高大的松树还没长成一丛。活水在前面,一层一层地翻波浪;高崖在后面,山脉重重连接着地龙。”
三藏看完,就上高楼,楼上果然塑着他们师徒四人的像。八戒看到了,拉着行者说:“兄长,你的像好像你哟。”沙僧说:“二哥,你的也很像。只是师父的太俊了点儿。”三藏说:“刚好!刚好!”然后就下楼,楼下前殿后廊,还有摆着斋饭等着请他们的。行者就问:“以前那个大王庙怎么样了?”那些老人说:“那庙当年就拆了。老爷,这个寺自从建好后,每年庄稼都长得好,年年丰收,都是老爷你们的福气保佑的。”行者笑着说:“这是上天赐福,和我们有啥子关系!只是我们走了之后,保证你们这一庄的人家,子孙后代多,六畜兴旺,年年风调雨顺。”众人就磕头感谢。
只见前前后后,还有很多来送水果送斋饭的人。八戒笑着说:“我好倒霉哟!以前能吃的时候,没得人不停地请;今天吃不下了,这家还没结束,那家又来了。”就算他肚子胀,稍微动动手又吃了八九盘素菜;就算胃不好,又吃了二三十个馒头,吃饱了。又有人来邀请,三藏说:“弟子没多大本事,承蒙大家厚爱!希望今晚暂停,明早再来。”
当时已经很晚了,三藏守着真经,不敢离开,就在楼下打坐守着。快到三更的时候,三藏悄悄喊:“悟空,这儿的人晓得我们大功告成了。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怕在这儿耽搁久了,误了大事。”行者说:“师父说得对,我们趁现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熟了,悄悄地走。”八戒也晓得,沙僧也清楚,白马也明白。于是就起身,轻轻地抬起驮垛,挑着担,从廊房走出去。到了山门,看到门上有锁。行者用解锁法,打开二门、大门,找路往东走。只听到半空中八大金刚喊:“逃跑的,跟我来!”长老闻到香风阵阵,就飞起来了。
不说他们师徒四人脱身,跟着金刚驾风走了,先说陈家庄救生寺里的人,天亮起来,还是准备了果品菜肴来献,到楼下,发现唐僧不见了。这个来问,那个来找,都慌慌张张的,不晓得啷个办,叫苦连天:“稀里糊涂地就把活佛放走了!”想了半天没办法,就把准备的东西都抬到楼上祭祀烧纸。以后每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还有那些生病求保佑的,求亲许愿的,求财求子的,每天都来烧香祭拜,真的是金炉里千年火不断,玉盏里的灯万年都亮着。
小主,
八大金刚第二次施展香风,带着他们师徒四人,没几天就送到东土了,渐渐能看到长安了。原来唐太宗从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前送唐僧出城,到贞观十六年,就派工部官员在西安关外修了望经楼接经,太宗每年都亲自到这儿。刚好那天太宗又到楼上,突然看到正西方满天祥瑞之气,阵阵香风,金刚在空中停住喊:“圣僧,这里是长安城了。我们不好下去,这儿的人太机灵了,怕暴露我们的样子。孙大圣你们三个也不用去,你自己去把经传给你皇上,就马上回来。我在天上等你,和你一起去交旨。”大圣说:“尊者你说得对,但是我师父啷个挑得起经担?啷个牵得了马?必须我们一起去送。麻烦你在空中等一会儿,肯定不会耽误。”金刚说:“前天观音菩萨给如来报告过,来回只能用八天,才符合藏数。现在已经过了四天多了,就怕八戒贪图富贵,耽误了期限。”八戒笑着说:“师父都成佛了,我也想成佛,啷个会有贪图富贵的想法!你这个笨蛋!都在这儿等我,等我交了经,就回来和你一起走。”呆子挑着担,沙僧牵着马,行者带着圣僧,都按下云头,落在望经楼边。
太宗和各位官员一起看到了,马上下楼迎接说:“御弟来了?”唐僧马上跪下磕头,太宗把他扶起来,又问:“这三个是哪个?”唐僧说:“是路上收的徒弟。”太宗很高兴,马上命令侍官:“把我的御车马备好,请御弟上马,和我一起回朝廷。”唐僧谢了恩,骑上马,大圣拿着金箍棒紧紧跟着,八戒、沙僧都扶着马挑着担,跟着太宗一起进长安。真的是:
“当年清平宴会乐升平,文武百官安稳显才能。
水陆法会中僧人演法,金銮殿上皇上差大臣。
通关文牒赐给唐三藏,经卷配合五行有原因。
辛苦降魔啥子都灭了,功德圆满高兴回朝廷。”
唐僧师徒四人,跟着太宗入朝,整个城里没有一个人不晓得是取经人回来了。再说那长安唐僧以前住的洪福寺的和尚,看到几株松树的树枝都朝着东边,惊讶地说:“奇怪!奇怪!今晚没刮风,啷个这些树头都扭过来了?”里面有三藏以前的徒弟说:“快点儿拿衣服!取经的师父回来了!”其他和尚问:“你啷个晓得?”以前的徒弟说:“当年师父走的时候说过:‘我走之后,要么三五年,要么六七年,只要看到松树枝头朝东,我就回来了。’我师父是佛口圣言,所以我晓得。”赶忙披上衣服出去,到西街的时候,早就有人在传:“取经的人刚到,万岁爷爷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了。”众和尚听说了,又赶忙跑过去,就碰到了,一看到太宗的队伍,不敢靠近,就跟在后面到了朝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