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验收成果(二)

具体原理他俩还有些一知半解,但还是觉得十分厉害。

交代完二人,陈长帆想了想,又带着二人来到熔炉旁。

呼呼呼!

十几座高炉正喷吐青烟。

每座高炉前,都有一台鼓风机呼呼作响。

有了焦炭之后,熔炉的温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不一会,一炉铁水便已炼好。

只见数个壮汉合力开炉,将通红的铁水顺着陶范流入炮模,竟是整根浇筑红衣大炮的炮管。

"大人!“负责监工的韩铁匠抹着汗迎上来,”您提出的整体铸造法省了拼接炮身的工序,炮壁厚薄均匀。就是还有些瑕疵……"

有了前车之鉴,韩铁匠现在是有什么问题都要及时上报。

“您放心,这批火炮的铸造都是我在监制,质量方面不会出问题,主要是现在袁浪那边,他要求红衣大炮要能达到300步甚至499步的射程,还要进一步提高精度,我这半天都在挠头,还是没什么好主意。”

陈长帆没有接话,而是看向唐绍、胡瓦匠二人,“你们刚才不是对于膛线的还有些不太理解吗?今日我就给你们演示一下。”

“膛线?”韩铁匠挠挠头,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新词,顿时也有些好奇。

“找几个好手过来,给这火炮刻上六道膛线,一会便知道效果如何了。”

唐绍趴在炮口前看了看,旋即用笔勾勒出膛线的轨迹,胡瓦匠则是去找帮手和工具。

想要在枪管上篆刻膛线比较困难,可在口径更大的炮管上,难度反而小一些。

不一会,匠人们将膛线篆刻完毕,陈长帆看了眼,觉得应该可以满足要求了,便下令让人装填炮弹,对准了一处野山。

轰!

火炮击发时爆发出震天响声,浑圆黝黑的炮弹旋转着飞出,掠过长空,最终落在了大约三四百米的土坡上,将地面轰击出一个大坑。

“这一炮好远!至少有三百步之远!这下可以跟袁浪交差了!”

韩铁匠高兴地合不拢嘴。

“想不到小小的膛线,竟能有如此的威力。”唐绍呼胡瓦匠相视一眼,属实是被东家这一手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