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什么事了,慌慌张张的?”牛策接过马六递来的信,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满。
马六喘了口气,指着信笺,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封信,是…是给周…周姑娘的。”
周婉清闻言,接过信笺,只见上面也只写着短短几行字,落款处是一个“梅”字。
她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怎么了?”
牛策见周婉清神色有异,问道。周婉清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信上说,有人知道当年李尚书失踪案的真相,想约我见面详谈。”
“李尚书失踪案?”牛策剑眉一挑,这桩案子在当年可是轰动一时,李尚书位高权重,却在一次巡视途中离奇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仍是开封府未解的悬案之一。
“信上还说,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声张,否则会有性命之忧。”周婉清补充道。
两封内容相似的信,几乎同时出现,都提到了不同寻常的事件,这绝非偶然。牛策与周婉清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他们似乎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婉清,你打算怎么做?”牛策问道。
“去,当然要去。”周婉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李尚书失踪案疑点重重,我一直怀疑其中另有隐情,如今有人主动联系,也许能找到突破口。”
“我陪你一起去。”牛策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也去!”马六也急忙说道。
周婉清点了点头,正准备安排,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牛策,问道:“你那封信是谁寄来的?”
牛策摇了摇头,“信上只署名‘柳’,没有其他信息,我也不认识什么姓柳的人。”
“‘柳’,‘梅’……”周婉清喃喃自语,这两个落款看起来毫无关联,却让她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仿佛预示着更大的危险正在逼近。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牛策决定寻求展昭的帮助。展昭听闻此事后,也觉得事有蹊跷,立刻动用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当年参与调查李尚书失踪案的老捕快。
老捕快年事已高,早已不在开封府任职,但提起当年的案子,他依然记忆犹新。他告诉牛策和展昭,当年他负责在李尚书失踪的树林附近搜查,虽然没有找到李尚书的踪迹,却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线索,比如一些不属于李尚书的马蹄印,还有一些散落的兵器碎片,似乎暗示着那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打斗。
“我当时觉得这些线索很重要,便向当时的府尹大人汇报了,但不知为何,大人似乎并不在意,只是草草结案了事。”
老捕快回忆道,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愤懑。
“看来,这桩案子果然不简单。”展昭沉声说道,当年负责此案的府尹早已升迁至其他州府,想要查清当年的真相,恐怕并不容易。
夜幕降临,开封府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牛策、周婉清和展昭回到了书房,三人围坐在桌旁,仔细分析着今天得到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到新的线索。然而,线索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他们紧紧包围,却找不到突破口。
“看来,我们得从信上的‘柳’和‘梅’入手了。”牛策打破了沉默,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报——”突然,门外传来一声通报,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进来。”牛策说道。
一个衙役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恭敬地递给牛策,“大人,包大人命小的将此信交给您。”
牛策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牛策展开信纸,只见上面是包拯苍劲有力的字迹,内容简洁明了,让他暗中调查李尚书失踪案的真相,不必有所顾忌,一切后果由他承担。
牛策与周婉清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明白了包拯的用意。包拯在朝堂上以刚正不阿着称,对当年草草结案的李尚书失踪案早有怀疑,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证据,如今有人主动抛出线索,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看来,我们这次要面对的敌人,比想象中还要强大。”牛策沉声说道。
“但我们并非孤军奋战。”周婉清语气坚定,“我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与此同时,马六也带着从市井中收集到的情报赶了回来。“大人,我打听到一个消息!”
马六语气急促,“当年李尚书失踪后,曾经有一个老乞丐声称目睹了案发经过,但没过多久,他就疯了,一直在街上胡言乱语,直到去年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