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定好暖棚的用料,又细细商量计算出所需要的油布。
到了第二天,两人便开始分头行动。
宋砚带人去回城采买油布,江清月则留在庄子上带人先把建暖棚的地方给划了出来。
同时也抓紧时间趁着天气尚暖,开始争分夺秒地播种育苗。
等宋砚采买好油布回来,又马不停蹄地带人准备材料搭建起暖棚的框架。
山坡上树和竹子都是现成的,庄子里的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等等也都不缺。
在宋砚的带领下,大家伙很快便把暖棚的骨架搭建起来,随后便是分别用轻薄的油布和常规油布包裹起来,只留下进出入的小门。
盖好油布,确定各个角落没有漏风,这才继续开始搭建草棚,挂上草帘子。
在宋砚和江清月一心扑在蔬菜大棚上的同时。
宋大川和吴氏二人也都忙着带剩下的人张罗着做红薯粉丝。
城里的徐长青亦是忙着装修酒楼,甚至有时候忙的连吃饭也顾不上。
京城的秋天本就短暂,一忙起来,更是让人觉得日子过得飞快。
待大棚建好,江清月又细细叮嘱庄户们如何照料浇水施肥,如何晒太阳保温。
等忙完这些,这才带着公爹婆母,和宋砚一块匆匆回到城中。
之所以着急赶回去,是因为她和徐长青合伙开的酒楼终于要开业了。
自打那次庄子一别,自己将几道新菜的菜谱给了徐长青。
剩下的事她就再没过问过。
毕竟,开酒楼这事没人能比徐长青更擅长了。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待江清月第一次进到酒楼时,便被他精心的布置、巧妙的设计连连惊叹。
那些厨子很多都是他从金陵重金请过来的。
这么多年一直跟着他东奔西跑,也是为难他们。
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既然人家愿意大老远拖家带口跟着徐长青来京,也说明徐长青平时待这些人如何。
不仅如此,酒楼的所在位置也是极好的。
酒楼左边就是香云纱和香皂铺子。
右边就是青田山庄的生鲜食铺,坐享京城最旺的位置和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