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气氛平和,无国朝大事商议。
几人又饮茶闲聊片刻,皇后与太子妃便带着岐王子嗣离开了。
三个年纪大些的孩子知道此宴是为了以诚待爷爷旧臣与父亲新友,五个年龄小的尚不明其意。
临走时还吵闹着说,既有客来,为何还要回文华殿学习。
太子妃笑言,那是陛下与你们父亲之客,待有一日你们的客人来时可自主宾宴,也就不用忙于学业了。
众小童闻之则喜,皆言定要多交好友邀来玩耍,好摆脱繁重学业。
此时他们还不知,幼时之愿难以实现,等他们可自主宾宴时便留不得宫中了。
当真是懵懵懂懂幼童去、野心少年故沉稳,诸子皆知皇权贵、未知家业非国业。
他们是皇家子却非国朝臣,待他们离开后殿中之人才开始商谈国事。
“周将军,听闻你受清源道脉看重,得盖原分院掌门之位。
此非国朝所赐、乃你自身之福,无论掌门之权有何贵,我亦不会以君令侵占。”
“我说此言非是安抚,乃是实意。
四海八荒之地浩瀚无边,我大魏不同于他国,从不视国人之私为国朝所有。
太祖曾训言,若有国难魏人皆有守土之责,若魏人界外自行立业,其业属人之能、非国之赐。”
“为此,大魏行事必不劣于秘境,他们视你为真传弟子厚待于你。
我亦视你为国朝英才、守正贤臣,自不会蛮横贪婪行威逼之事。”
大魏皇帝说的是实话,他从不苛责臣下,更不会狂妄认为天下秘境之物皆是大魏之财。
否则早晚会将天资卓越者逼的离心离德,魏国贤才也会心生芥蒂失去探索界外秘境的斗志。
因此周元若隐而不报非罪,如实相告非功是德,合作共赢兴盛国朝则有功有德。
“陛下宽大为怀,实乃大魏百姓之福。”
“此乃常理、非我仁德,君者当疏远心中喜恶、事事秉理而行。
只有我分得清因果是非,国朝才能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魏皇既然将周元视为储君重臣,自然愿意与他道明大魏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