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鸿鸣茶楼门口的水牌子,戏迷们都围成了一圈!
“今日大戏《铡美案》,林牧先唱王延龄,后赶包拯!”
要说戏迷们最喜欢的看的戏,排名前三的肯定就有《铡美案》。
虽然说《铡美案》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但是并不妨碍它传到了如今!
说起这出戏的起源,本身就是一个很荒诞的事情!
陈世美的原型名叫陈年谷,才华横溢,1655年考中了进士。
这一年是顺治十二年,跟包拯所在的年代差了好几百年!
由于陈年谷的官运亨通,于是,他的很多同乡同学都纷纷前来投奔他,想要在他这里谋一个差事!
但是,陈年谷面对这种投机的行为,他选择了避而不见,将所有打着这种旗号的人全都拒之门外!
其中就有一个人,名叫胡梦蝶!
胡梦蝶是当年陈年谷赶考时候遇到的,当初陈年谷囊中羞涩,胡梦蝶还资助了他一笔钱,帮他度过了难关!
这也算是陈年谷的恩人了!
但是,他也照样被陈年谷的管家给挡了出来!
这胡梦蝶并非是什么心胸宽大之人,于是就想要报复陈年谷。
书生嘛,用的手段自然高明,杀人不见血!
于是,胡梦蝶就用自己充沛的想象力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将市面上的那些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安在了陈年谷的头上,编了一出大戏,名叫《秦香莲》!
结果,这出戏一经面世,深深的切中了老百姓对于忘恩负义之人的痛恨和为孤儿寡母鸣不平的同情之心,几乎是座无虚席!
很快,就有人将《秦香莲》这出戏跟陈年谷联系到了一起!
因为他的夫人就叫秦馨莲!
但是两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抛妻弃子那回事。
不过,《秦香莲》这出戏最早的时候,并没有后面的剧情,毕竟陈世美那是清朝的人!
后来是因为在一次演出中,看到台上陈世美那副嚣张的嘴脸,引起了台下戏迷们的不满,叫嚣着要杀死陈世美!
台上的演员们都吓坏了!
班主临时起意,让饰演包拯的演员赶紧扮戏,上台去杀了陈世美。
从这以后,《秦香莲》这出戏,就改成了《铡美案》。
但是,陈年谷以及他的后代,只能一直顶着这个“渣男”的名号了。
老话说得好,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
当然,不管这出戏当年是因为什么原因编出来的,但是剧情足够震撼,这才能够传承到了如今!
经过了无数演员的加工整理,现在的《铡美案》剧情更加的丰满,人物更加的立体,也成为了一出经典之作!
虽然这是林牧的临时起意,但是戏班里的演员们都没有任何的意见!
这就是这个时代梨园行的常态!
别说晚上演戏,下午才定唱什么,就算是临开场了,告诉你马上换戏,你也得能接得住!
这些演员们,平日里根本就不需要排练,尤其是这种骨子老戏,更是直接台上见!
你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对不起,你根本吃不了这碗饭!
哪像后世的京剧院,就一出骨子老戏,都得排练个三五天,甚至一个礼拜才去演出的。
太不专业了!
锣鼓声敲打起来,鸿鸣茶楼又是满座的一天!
门口徘徊的戏迷们顿足捶胸,又是没有抢到票的一天!
烦死了!
鸿鸣茶楼周围,其实还有几个戏园子,不远处甚至还有一座影楼。
但是,自从林牧崛起了之后,这些地方就变得萧条了起来!
那些戏迷们的腮帮子被林牧给勾起来了,吃惯了鲍鱼龙虾,谁还愿意去啃咸菜啊!
至于说看电影,正经人谁看电影啊!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电影真没啥看头,大部分的电影院都是拼盘形式的,也就是放一会电影,然后再找演员演点别的节目。
更多的电影院是打着擦边服务的噱头往里面勾人呢!
当年的影院可不是现在的小影院,跟大剧场一样。
那个时候可没有现代的建筑水平,影院里有着不少巨大的立柱。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这种立柱后面的票应该很难卖,甚至根本就卖不出去吧!
但是,在那个时候,这些票反而更加的抢手,甚至于还要高价去买!
因为这里足够隐蔽,可以让人在后面做一些带颜色的勾当!
……
后世的《铡美案》,一般都是从秦香莲带着英哥冬妹到京城来寻夫开始的!
但是,现在的《铡美案》,则是从秦香莲送陈世美前去赶考开始,这样显得剧情比较饱满,不至于让一些不清楚剧情的人,无法共情秦香莲!
毕竟一开场就是寻夫,到底之前两人的感情如何,家中情况如何。
这些东西交代清楚之后,就会更让大家对陈世美厌恶至极了!
饰演陈世美的孟小冬和饰演秦香莲的胡碧兰登场,后面跟着是英哥东妹。
小主,
这四个人一登场,戏迷们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在了拉着秦香莲衣角的冬妹身上了!
只见这个小丫头三四岁的模样,两颗如同葡萄一般的眼珠子看着就让人喜欢,精致的娃娃脸有些婴儿肥,别提多可爱了!
这孩子是谁呀?
不过,在这个时代,三四岁登台的小孩子也不少见,但是这么可爱的小孩子,还是吸引到了众人的目光!
饰演英哥的正是仇乐弟,而饰演冬妹的,正是孟金芳!
这小丫头天天跟着孟小冬,对于唱戏有一种天然的喜爱,而且记性非常的好,戏词什么的,说个一两遍,她就能记下来!
不过,让孟小冬不爽的是,孟金芳对于老生一点都不喜欢,反而天天缠着胡碧兰,让她教自己唱青衣!
当林牧看到这小丫头假模假式唱戏的样子,不由得感慨,基因的力量,真的是太强大了!
“爹娘不必送了!”
孟小冬冲着上场门拱了拱手。
里面传来了两个声音,
“儿呀,你要早去早回!”
“二老请回,孩儿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