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松山会战(十七)

明末封疆 杰木 1769 字 1个月前

站在桶旁的士卒们于是纷纷取瓢向着矮墙之上浇水,构成矮墙的泥土原本松软,水流流过之处由于天气严寒,短时间内就结冰凝冻。

不多时,毫无硬度可言的矮墙转眼间就变的堪比铁石了。

那些用泥土砌墙的将士们也没闲着,纷纷使用手中的工兵铲,趁着墙体还未冻结实,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射孔,以便于火枪射击。筑城进度比较快的部队,矮墙早已修筑完毕,已经开始利用浇水结冻之法修筑主体城墙了。

主体城墙也是由泥土堆砌而成,高一丈有余(大概3-4米左右),虽说是临时筑建的简易城墙,可雉堞、瓮城这种城墙防御必备的构件却是一样都不少。

墩台山上的墩台高度约在5丈左右(大概13米),墩台为一座上窄下宽的梯形建筑,主体是用青砖砌成的,基座的修筑材料则为坚硬的花岗岩石。

这座大致呈正方形的墩台底边长在6丈左右(15米),顶部边长约为4丈(11米),墩台的顶部四周也筑有雉堞以用来防御射击。此刻,司川正统领着火炮营的将士,忙着修葺破败不堪的墩台。

修筑墩台的不只有火炮营的将士。按照魏渊的命令,整个军队中所有擅长砌砖垒墙的军士都被拨给了司川,用于对墩台的改造。

众人以原有的墩台为基础,使用泥土和木头在原有的墩台两侧临时搭建起了两处高台轮廓,而后用水浇筑使其冰冻凝结。

接下来便到了这些“泥瓦匠”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了。原来魏渊手下将士背后的大袋子里,除了工兵铲与木桩之外,剩余装的都是从松山堡携带来的青砖。

此刻“泥瓦匠”们正使用这些从松山堡携带而来的青砖,围绕着临时搭建起来的两座高台外围砌出了一圈石墙。与敦台山上的原有的那座墩台连接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泥瓦匠”们又在墩台原址的上方加盖了一处城楼顶,远远望去。原本光秃秃的墩台硬生生的被装饰成了一座小城堡。大功告成之后,司川又命人在这座“小城”之上遍插红旗,旌旗招展之下,令人顿生出眼前便是塞外雄关之感。

就在“泥瓦匠”们忙碌之时,其余火炮营的将士也没闲着。他们分成南北两队,挥舞着手中的工兵铲,分别在墩台山的南北两侧高地处修造炮台。南北两处炮台呈“新月形”分布,魏渊将战船上携带着的138门火炮系数拉到了敦台山上。

墩台上南侧,面对杏山城方向的炮台上仅仅布置了18门火炮。其余120门火炮魏渊全部安置在了北侧防御小凌河北侧的清军。

除了这138门老式的红衣大炮,魏渊还有二十八门欧洲最新式的舰载加农炮。这也是火炮营的根本所在,二十八门加农炮被装载在了马车之上,构成了恐怖的移动火力群。这二十八门加农炮是魏渊为杏山城内的清军准备的大礼。

传统红衣大炮的射程,极限在3至4里左右,墩台山距离杏山城的直线距离在5里上下,因此不论是城内孔有德的火炮,还是炮台之上魏渊的传统火炮,都无法对彼此造成实际意义的伤害。

然而魏渊手中的王牌——二十八门新式加农炮的射程则至少能够达到8里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墩台山会成为魏渊眼中决定战事走向的关键所在。

只要控制住了墩台山,并且建立起有效的防御工事。在射程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加农炮就可以对杏山城内的清军展开地毯式的火力打击。而老式红衣火炮与新式加农炮的组合无疑能够组成覆盖面更广的火力打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