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的改造及购车经历,张卫东的生活开始逐渐改善,他不仅解决了居住房间通风的问题,同时也为运输货物提供了便捷条件。这些看似平常的改变,在当时的年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意义深远且至关重要。
人群安静了许多,显然磅秤是不会借用了。有人喊道:“你们收购两毛一斤,转手就卖二毛五,我们直接买两条小鲫鱼有什么不行吗?这鱼本就可以随意卖的,为什么不让我们从小林这里买呢?”见有人带头发问,几个年轻人也跟着附和。
记账员和过磅员工商量了一会儿。这些鲜鱼并不归收购站所有,难以硬性拒绝这些人。若得罪了他们,顶多不过是他们去别的收购站多走几里路罢了。记账员说道:“那就让你们挑一些吧,也可帮你们称一下。只有这几个人要买的话,选完后还是要先给小林称重的。”言毕,原本不打算买鱼的人也围了上来——每斤两毛确实很便宜。毕竟是肉类,在菜市场买点粗粮都得三毛一斤!
于是有人立刻选好并送过去称重了;来收购站送货的人,现在反而先得掏钱买鱼。
当轮到卖鱼的小林时,他已经收到了超过十块钱。
记账员示意林向东将三轮车推进过磅的地方,并且几名小青年自愿过来帮忙。将鱼放进大桶称重后,由收购站工作人员登记,再将鱼装进板车中。等所有鱼称完重之后,记账员递给他一张票说:“一共532斤8两,你拿着这个单子去办公室领钱。”
林向东接过票据,表示感谢。之前他就注意到了拿到单子的人都进入了办公室。林向东也拿着那张单子径直朝里走进去,在那里等待着两位会计处理交易细节。他递给其中的一位计账会计票据,对方看到是500余斤的鱼类便问起具体情况,“这是你弄来的生鱼吗?”
林向东回答说:“对,都是夜里捕获的新鲜鱼!”另一位负责现金发放的会计急忙说道:“别忘了为我要两条鱼,稍后我结账。”
做完这些事情后,林向东带着自己的106.5元离开了收购站。他的口袋不再空瘪,心也变得安稳下来。接着在附近商店买了一些物品(瓜子和水果)以补充生活所需。路过安城桥进了市区,他尽量避开主要街道,直到无人察觉,才把东 ** 到安全的地方。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这段时间内需要特别低调一点。花了那么多精力找的工作,买了一个旧的三轮车也太张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