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有些意外的看了王珏一眼,随即又看向面带微笑的道衍,“老和尚,你这弟子可不简单呐!才十几岁的年纪,就已经懂得收拢人心了,要不是咱们相识多年,我还以为这计策是出自你之口呢!”
道衍躬身行礼,“燕王过誉了,这些确实是我这弟子所想,王珏他经历奇特命理特殊,所思所想也就比同龄人成熟稳重一些,王爷倒也不必稀奇。”
朱棣点点头,“你们说的没错,这段时日本王茶饭不思,除了悲愤于张玉之死和我燕军损失的大批精锐,也在不断分析复盘此战失利的原因,现在看来,一是孤自靖难以来接连获胜,起了骄纵轻敌之心。二是对南军的动向掌握不足,显然没想到那盛庸早早地扎好口袋等孤往里面钻。三则是孤沿用了以往战术不思求变,指挥不当,没有充分发挥我燕军优势,还有一点就是,两军交战,有些士兵面对大量的南军火器毒弩心生胆怯,不敢奋勇冲杀,自然是无法取胜。”
道衍闻言赞叹道,“圣人云一日三省吾身,燕王能如此乃是我燕军上下之福,靖难大业必成!”
朱棣有些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道衍,“孤真要是如你吹捧的那样,也不会落得如此惨败,老和尚,你帮古想想,孤经此一败,今后是该继续挥兵南下还是休养生息等待时机?”
道衍沉声开口,“燕王,此一战虽损失我燕军大量精锐,但老僧认为此时切不可断了南下的安排,相反,此时正该是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之时!”
朱棣不动声色,沉默片刻后开口,“老和尚你何出此言?”
“自起兵靖难以来,燕王殿下屡屡获胜,已经消耗了大量南军军队,尽管东昌之战失败,但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危机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各路藩王依旧会作壁上观,而且南军大军来回奔波作战,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若继续鏖战下去应该已无后继之力。再者,我燕军核心战力尚存,骑兵优势犹在,只要战法得当,取胜应该不难,若是选择与朝廷僵持,以如今燕王掌控的范围,休养生息的速度定无法与整个朝廷想比,一旦被朝廷大军围困,切断粮道,燕王就再无取胜只可能!”
朱棣听完道衍的建议心中已经有了决定,眼神中重新露出坚定的光芒,他把目光转向一边正在发呆的王珏,“你觉得你师父的输的如何?”
王珏正惊叹于世道对朱棣的PUA大法,听道朱棣的询问立马回过神来。“属下亦十分赞同师父所言,此时正是燕王重整旗鼓、一举南下、直捣黄龙之时,燕王切不可给朝廷喘息之机!”
朱棣小小没有说话,而是转身看起了舆图,想到已经接连两次在盛庸身上吃了败仗,感慨道,“若再要南下,须由徐沛,切不可再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