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郊外,有伤在身的襄城君,亲自主持公祭大会,给战争中死亡的士兵招魂。
之前俱酒安排修建忠烈祠,目前尚未完成,但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忠魂纪念碑已经初具规模。
战国军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形制的建筑。战国建筑讲究纹饰繁复、雕工精细。但这座由襄城君设计的忠魂碑,横平竖直,去繁就简。
襄城君称之为“极简”;在战国军民看来,简直就是“寒酸”。
高大的碑体之上,蒙着黑色的麻布长幔,顶端点缀着一朵用白布结成的花朵。这些都令战国军民感到十分新鲜。
襄城君立于高台之上,率领韩军高层将领,为忠魂碑揭幕。
随着襄城君大手一挥,布幔飘然落下,露出了襄城君亲笔手书的“和平”两个大字。这个时代,“和平”俩字已经出现在典籍里了,但其意思还没有后世那么内涵丰富。
但俱酒提前赋予了“和平”二字深厚的内涵,既反映了底层民众讨厌诸侯征战的心声,也是对墨家“非攻”理念的一种升华,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相当的思想高度,一时士人庶民争相传颂。
碑的背面,碑额题着四个大字“魂兮归来”!下方,密密麻麻地刻着两次襄城之战中战死的韩国士兵名字。
俱酒率领众军队高层面向忠烈碑躬行揖礼,然后取酒上敬天、下敬地、中敬忠烈,将祭奠的仪式感直接拉满。
战国时期底层士兵的生命贱如刍狗,勒石留名是王公贵族的专属权利,但今天二狗、三胖、黑猪、小狗、大牛的姓名都被刻在了高高的碑石上面,而且一方封君率领将军亲自向英魂大礼参拜,普通士卒何曾受过如此尊荣?
一时间韩军上下大受感动,痛哭流涕者不在少数。襄城军民争相观礼,襄城君的声望一时达到了巅峰状态。
襄城君用硬犀牛皮制成了一个大喇叭,进行了声情并茂、慷慨激昂,极具煽动性和催泪效果的演讲,传声效果出奇的好,让战国军民大开眼界。
再高呼三声“魂兮归来!”之后,襄城君声调转低:
“小子不才,忝居主帅,两战襄城。所赖将士用命、上天眷顾,所向披靡,锋不可挡。然功高招嫉,勋殊惹妒!”
说到这里,猛地解开深衣,露出腰部裹缠着的层层麻布,其中还隐隐可见血迹,当然这是支撑演技的道具,伤口早就不流血了。
俱酒指着自己的伤口悲痛地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一国之内,不能相容。”
俱酒面带悲怆、语声含悲,戏精上头:“俱酒正面御敌,腹背遭刺。同室之内,操戈相向,何其急也?”